重见天日的北宋东京城州桥: 浮雕石壁让人望穿千年

2022-09-29 06:44:12 作者: 重见天日的北

大象新闻记者 李昌 受访者供图

开封向阳路小学五年级学生李行健,每次路过中山路和自由路口时,总会看到一个古旧的牌子,上书“州桥遗址”。

他问爸爸,这个牌子是干什么的?这里哪有桥?他爸爸总是向下指指,神秘地说:有一座古时候的大桥,在地底下埋着呢。李行健一直觉得,爸爸是在逗自己。

9月28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开封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等最新考古成果:北宋东京城州桥重见天日。大象新闻记者通过采访相关当事人,发掘了关于州桥前世今生的故事。

州桥遗址全景

望穿千年

州桥曾经是北宋东京城地标性建筑,它位于今开封市中山路与自由路交叉路口东南,是东京城御街与大运河汴河段交叉点上的一座古桥梁。

州桥遗址全景

河南大学附属中学退休历史教师陈丽萍在翻阅相关资料后,讲述了州桥的前尘往事。

明代州桥复原图

州桥,最初是宣武军节度使李勉在唐朝建中二年(781年)重修汴州城时,在南城门外修建的一座石砌平桥。北宋汴京城扩建后,州桥成了闹市中心连接皇宫和南城门的水陆交通枢纽。

“当年的州桥,因为通连着皇宫,因此石材镌刻异常精美,是照着‘面子工程’加‘放心工程’标准严格修建的。”陈老师打趣地表示,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州桥,其柱皆青石为之,石梁石笋楯栏,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镌海牙、水兽、飞云之状。桥下密排石柱,盖车驾御路也。

“打建成起,州桥两岸从没有冷清过,据史料来看,能读出俩字——繁荣。”陈老师介绍,从宋至清,州桥两岸商业十分繁荣,桥上人来人往,笙声连成一片。《水浒传》里,杨志卖刀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汴河故道明代晚期建筑堆积

而到了明朝,周王又将州桥改建为拱桥。每当月明之夜,晴空月正,没有电视看的人们,就会纷至沓来,登桥观月。“头顶上,皓月当空;河面上,银波泛泛。你在桥上看风景看得如痴如醉,而桥下,看风景的人正看着你……这片景象,就是明清‘汴京八景’之一的‘州桥明月’。”

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军围困开封时,决黄河之水灌开封城。“一夜之间大水灌城,只有钟楼、鼓楼和周王府紫禁城顶部露出水面,州桥自此被淤埋于地下4.3米处。直到1984年考古挖掘,才发现了宽达30米的完整的古桥梁。”陈老师说。

揭开面纱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