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92年小伙返乡吹玻璃,年销100万个沙拉碗,助力家乡产业再转型

2022-10-31 14:11:04 作者: 这位92年小

1300度的火炉中取泡之后,杨宏强需要用最短的时间把烧红的玻璃泡吹塑成型,才能在冷却之前吹出一只器型完美的醒酒器。

杨宏强是山西祁县一家玻璃器皿厂的厂长,也是一位老匠人,从入行之初的车间小工,到成为一家工厂的负责人,“吹玻璃”的手艺一干就是30年。

在山西祁县,大大小小的玻璃器皿工厂最多的时候超过160家,从事玻璃器皿行业的人员巅峰时期接近8万人,茅台五粮液等高端酒具以及红极一时的星巴克猫爪杯都产自这里。

2020年,祁县玻璃的整体销售额达到37亿元,在全国出口的人工吹制玻璃器皿中,祁县占据一半以上,而人工吹制的玻璃酒具则能达到全国出口份额的八成左右。

与机器制品相比,人工吹制的醒酒器、高脚杯口面薄,手感好,一直以来都是欧美市场的紧俏品。最近两年,受疫情等外部环境的影响,祁县玻璃的外贸受到了一定冲击,杨宏强所在工厂的产量也下滑了近三分之一。

去年,杨宏强开始与当地的90后年轻人颉育麟、张俊帅一起尝试电商,并在拼多多成功打开了新销路,仅沙拉碗就卖出100多万个,成功从外贸转型内销,也为祁县玻璃探索出了一条新道路。

最特殊的产业带,年产值超37亿

在国内的众多产业带中,祁县玻璃的发端可能是最为特殊的那一个。

2006年,一部电视剧《乔家大院》横空出世,成为当年最叫座的影视剧,主人公乔致庸就是祁县人,这也让祁县迅速出圈,当地的乔家大院也成为初代网红打卡地,而祁县玻璃的缘起就与以乔家为代表的晋商有关。

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祁县的玻璃最有名,这句童谣自清末以来就在当地耳熟能详。清末年间,晋商的“票号”遍布全国,成为当时最有实力的商人团体,一些晋商开始走出国门,并在欧洲见识了当地玻璃产业,便把人工吹制玻璃的工艺引进了祁县。

上个世纪80年代,国内无数产业带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土而出。但与大部分产业带相比,祁县玻璃的起点更早,也更为幸运。不是依靠产地的原材料优势,也不是通过廉价的劳动力完成产业积累,而是晋商的资本优势催生了当地玻璃产业的萌芽,这在国内产业带的发展史中是颇为罕见的。

▲在祁县当地的工厂,玻璃工匠正在吹制醒酒器。(摄影 秦晓茜)

“最早主要生产马灯罩、煤油灯罩,工艺比较简单,产品也相对单一。”据杨宏强介绍,随着玻璃产业在当地落地生根,产品类型也逐步丰富起来,开始向日用玻璃扩展,衍生出酒具、茶具、餐具、蜡台、风灯、果盘、花瓶、工艺品等产品。

及至9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祁县玻璃的产业规模迅速迎来新一轮扩张,当地的民营企业达到80多家,玻璃出口数量已经达到全国玻璃出口数量的四分之一,尤其在欧洲、中亚等国家,祁县人工吹制的玻璃酒具很快赢得了当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占比一度达到80%

“与机制产品相比,人工吹制的玻璃产品要经过60多道工序,做工更细手感更好。”杨宏强表示,以红酒杯为例,人工吹制的红酒杯口边最薄0.8毫米,杯颈4毫米,而机制则要厚一倍,手感差很多。

1992年出生的颉育麟对当时的盛况也记忆深刻,“小时候正赶上玻璃产业红红火火的阶段,家家户户几乎都在玻璃厂上班,大街上都是来来往往的货车,家长教训孩子也都是学习不好就送去吹玻璃”。

在乔家大院的景区,各种精美的玻璃制品专卖店已经成为游客必逛必买的“土特产”,而祁县玻璃也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玻璃器皿之都”,吹制品、压制品、甩制品、手工制品一应俱全,品种覆盖10余个系列8000多个,2020年总产值超过37亿,畅销五大洲88个国家。

开网店自救,年销沙拉碗100万个

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暴发让祁县玻璃的厂家们措手不及,尤其是像杨宏强这样主营外贸单子的工厂,突然就要面临生计的问题,一时压力山大。

“外贸单子突然就断掉了,没单子工厂就要停炉,但厂房租金、工人工资、设备维修都需要钱,真的是喘不过气来。”杨宏强说。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颉育麟开始尝试通过电商谋求自救。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