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吉的“那山那水”:从共护到生金

2022-11-21 12:00:30 作者: 浙江安吉的“

  “我们村面积11.7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10.7平方公里,绿色覆盖率92%以上,村两边青山环抱一条山涧溪水潺潺流过,村民依山而居,故得名景溪。”见到黄大伟时,他正带着几位前来考察的江苏客商了解村情。

  黄大伟是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景溪村党总支书记。现在,这个有山有水的村子每个月都会迎来投资商考察,近至浙江省内,远至长三角其他省市。黄大伟也记不清这是今年他接待的第几批客人了。

  景溪村如今成为远近闻名的“香饽饽”,是他此前不敢想的。大约20年前,村里还是另一番景象。黄大伟回忆,“当时村里条件不好,河堤都是用石头垒起来的,老百姓也没有环保意识,将河道里的石头搬去卖钱,垃圾也都扔进河里。不光河里,因为卖毛竹是当时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了保证毛竹长势,大家都用草甘膦除草,造成了林下坡地的裸露。”

  彼时的安吉,如上现象比比皆是。当地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县,在全垦式除草、施肥等粗放型的管理方式作用下,该县土壤蓄水保土能力明显减弱,水土流失情况严重。据统计,2000年安吉县水土流失面积一度超过300平方公里,导致下游水库、河道淤塞,防洪能力减弱,水质下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痛定思痛,我们决定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从源头开始,因地制宜开展以大中型水库上游为重点的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实施毛竹林、板栗林和白茶等经济作物林的生态修复。”安吉县水利局水土保持管理站站长刘克军说。

  植被重建、建设生态公益林以治山,建设拦砂坝、绿化河岸以治水,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置以治污,种植高效农业、发展乡村旅游以致富……在一系列“组合拳”的作用下,至2020年底,安吉完成了小流域综合治理50余条,累计投资超1亿元(人民币,下同),完成水库源头毛竹林、板栗林和坡地白茶生态治理8万余亩,水源地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安吉的“华丽转身”,直接受益的正是百姓。在景溪村,该村依托自然山水做起了峡谷漂流,村民每人入股2000元,一年可回报800元。漂流带动了当地的“水经济”,村里陆续开起了约50家民宿、农家乐,可提供床位1000多个,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做起了生意。

  此外,为了实现生态保护与村民增收兼顾,该村还成立毛竹专业合作,对6000亩毛竹林统一管理经营,改变了只有“污染”才有好收成的局面,2020年合作社分红45万元。

  “夏天可以来景溪玩水,冬天可以来体验浓浓年味。这些年,绿水青山让村里变得红红火火,村集体经济由原来的28万元变成了去年的3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也由8千元增长至4万元。接下来,村里还计划用好山水资源,搞露营营地、研学基地,进一步实现共同富裕。”黄大伟说。

  村子各种业态的红火发展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回巢。俞斌放弃了在杭州的生意返乡创业,投资500万元翻新老宅,建起了以竹为主题的民宿。“一到夏天,村里游客多的停车都困难,我的民宿地理位置好,一年毛利有100多万元。”俞斌说,他还与村里其他年轻人一起,组成了“家园卫队”,巡河护林忙得不亦乐乎。“是绿水青山让我们在家门口吃上了‘生态饭’,家乡的山水要保护好,这是宝贝。”

  近年来,安吉水土流失面积以年均近10平方公里大幅缩减,小流域治理对强化防洪减灾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产生重要作用。

  “安吉的水土保持率,已经由2000年的84.5%攀升到2020年的94.2%。全县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达到70%以上,地表水、饮用水、出境水达标率均为100%。”安吉县水利局局长乐叶都表示,水土保护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安吉实现了“山绿、水清、景美、民富”的新时代农村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