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青年人才成长 首届中国(国际)动漫青年圆桌论坛举办

2022-11-29 15:11:15 作者: 扶持青年人才

  日前,首届中国(国际)动漫青年圆桌论坛在中国动漫博物馆举行。本届论坛是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动漫节重点活动——2022年第二届中国青年动漫家成长计划环节之一,以“新时代·新青年·新力量”为主题,旨在回溯中国动漫发展历程、剖析当下发展状况、扶持青年人才成长、探讨未来发展方向,开创更加辉煌的中国动漫“新百年”。

  论坛由中国动漫博物馆主办、杭商传媒承办。论坛设置了中国动画百年征程、中国动漫产业与人才培养、中国动漫创作研究等3个分论坛,来自浙江大学、韩国庆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广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中国动漫集团、中国出版集团等单位的60多位国内外学界、业界专家和青年学者参会。论坛从内容创作、价值传播、技术革新、人才培育、产业链打造、历史溯源等不同角度,立体式深入剖析中国动漫发展状况,纵论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动漫博物馆馆长胡蔚萍在开幕式上作了《记录历史,启迪未来:中国动漫博物馆的功能特色与使命愿景》主题发言。胡蔚萍介绍了中国动漫博物馆基本情况、亮点特色与使命愿景。她希望青年动漫研究者通过圆桌论坛携起手来,聚焦研究真问题,出更多新成果,共建共享动漫学术良好生态。

  企业家日报社副社长、杭商传媒董事长马晓才认为,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青年动漫人才是产业繁荣发展的坚实力量,希望动漫青年圆桌论坛能为动漫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新思路、新见解。

  青年动漫研究者们先后分享了在动漫领域的研究成果。他们纷纷表示,站在中国动漫第二个百年新起点上,动漫学术研究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将通过中国动漫博物馆学术平台,紧贴时代所问、产业所需、未来所向,携手探索民族动漫创新发展的新路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中国精神。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影视艺术与新媒体学系主任林玮认为,百年来中国动画在继承传统和推陈出新中不断探索前行,坚持用动画反映时代,尤其是时代的精神。动漫学者专家的诸多前沿思考和新颖表达,为中国动画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动画艺术的创作与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手段。

  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副教授、首届中国青年动漫家杨晨曦与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讲师陈晓萌详细阐述了动画片《九色鹿》的创作始末及文本、图像对比。他们认为,《九色鹿》是一部诗性与神性兼具的优秀动画作品,动画片的造型、色彩设计极富敦煌特色,旨在教人向善,心有大爱,崇尚真善美,树立社会共同价值观。

  浙江省漫画家协会副主席,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李保传认为,动画创作的多元化视角及多样化题材是动画人的共同艺术追求,这也是新时代中国动画人“不模仿他人,不重复自己”的重要宣言和时代定位。中国动画要肩负传承中国文化的使命,拥抱百花齐放、具有民族气派的“大动漫”时代。

  浙江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讲师申宁涛表示,新时代传媒高校漫画专业人才培养应紧跟时代,走差异化、特色化的漫画人才培养之路。同时,重点考虑开展漫画精品培育扶持计划、漫画精品课程培养计划等八大计划。

  南宁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杜晓杰以《山海经之再见怪兽》为例,探讨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的个人叙事问题。他认为,在国产动画电影的编创中,既要深挖文本的个人叙事元素,也要秉持现实主义的艺术精神,真正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

  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中文系系主任朱鹏杰表示,国产成人化动画电影以动画形式关注当下社会和成人主题,完成了以动画形式为主的独特的审美叙述和内容表达,实现了国产成人化动画电影的范式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