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德班”里家暴的人

2023-01-14 09:12:24 作者: “男德班”里

之所以答应得那么快,是因为彼时丁晓冉也在北京,两人的离婚案正处于法院二审的诉讼程序中。这一次,他希望用实际行动来换回妻子的原谅。到达北京后,他给丁晓冉发去微信,告诉他自己此次来北京是要参加男德班,“男德班是教男人学会做一个好父亲、好丈夫。”丁晓冉没有回复。

写下父亲的缺点

在男德班的课堂上,学员们轮流进行自我介绍。正是此时,顾伟第一次公开了家庭暴力施暴者的身份。他还记得,当时自己站在学员们中间,低着头,不敢和其他人对视,他讲述了殴打妻子和其他亲人的经历。让他没想到的是,对于他的施暴行为,其他学员并没有过多的指责。

第一届的男德班课程只持续了三天,授课内容涉及多个方面:认识并挑战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反思大男子汉气概的伤害、做家务和照顾家人的能力、婴幼儿护理技术、与青少年孩子的相处艺术、做职场女性的工作好伙伴、和谐的、让伴侣满意的性生活等。

让顾伟印象深刻的是,在“认识并挑战社会性别刻板印象”那堂课上,方刚让学员们想出一些用来形容男性的词语。当时他想到的是诸如“浓眉大眼、阳刚威猛”此类的词,但是方刚告诉他,其实“温柔、体贴、柔弱”这样的词也可以用来形容男性。在关于家庭暴力的课程上,方刚分析了施暴者的特征:“边界感模糊,心理自卑,控制欲强,不会沟通……”他发现,这其中的每一条都仿佛是在说自己,他拍照记下了这些特征,希望可以时时提醒自己。

在“反思大男子气概的伤害”这堂课上,他在方刚的带领下回忆父辈对于自己的影响。顾伟的父亲是工厂里“三班倒”的工人,因为工作太忙,父子之间很少交流。他曾经把自己的一些心事告诉过母亲,但很快在亲戚那里听到了一些“闲言碎语”,这让他对母亲变得越来越不信任。

他还记得,高考结束之后,自己的成绩并不理想。由于录取不上好的学校,他郑重地向父母提出想要直接去工作。但父母只是说:“你想好就行,将来后悔可不要怪我们。”那时的他很难过,觉得父母是在置身事外,“虽然我知道他们能力有限,不会分析,可是我当时很需要他们的建议,至少应该支持一下我。”这种难过的情绪最后转化成了愤怒,他出拳殴打了母亲。

父亲对这件事的处理方式让顾伟不能理解。他将母亲的娘家人全部叫来了家里,“外公、外婆、两个姨母、舅舅都来了。”最后舅舅扇了顾伟一耳光,当作是给他的“教训”,但这只让顾伟更心生愤懑。他觉得,父亲应该做的是教育、引导、惩罚犯了错的他,而不是把亲戚们都叫过来,“把事情闹得更大,也让所有人都下不来台。”

方刚继续让学员们写下父亲对自己的影响。想起这件事情,顾伟在纸条上写下父亲的缺点:不尊重女性、不会与人交流。

在“白丝带”的影响下,顾伟开始阅读有关家庭暴力与性别平等的书籍,希望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关于自己的施暴行为,他始终存在着一个疑惑:他在污水处理厂虽然已经当上了安全主管,但因为年纪轻,一些年资老的员工有时会对他发一些“小牢骚”,顾伟对此很愤怒。这其中让他不解的是,为什么在那样的场景下,他没有像殴打母亲和妻子一样,去动手打人?

2015年2月,他从网上搜索关键字“家庭暴力、施暴者”时发现了一本出版自中国台湾地区的书,叫做《家庭暴力者辅导手册》。书上写道,施暴者在施暴前会对施暴对象做评估,这让他消除了疑惑。“如果施暴者觉得对方比自己强大,或者是自己惹不起的人,他们往往不会采取暴力。”

顾伟与方刚共同参与的公益行为艺术创作。图源:“学者方刚”公众号

决心男德班结束的当月,法院正式对顾伟与丁晓冉的婚姻做出了离婚判决,儿子的抚养权判给顾伟。顾伟说,去北京参加男德班这件事情,并没能让他在最后时刻挽回妻子,却提醒了他,是时候开始真正做出改变。在男德班快结束时,方刚也提醒每一位学员,虽然课程只有短短的三天,但是涉及了很多方面。他希望学员们能在回去之后继续反思大男子气质,真正地学会尊重女性,做一个称职的好丈夫、好父亲。

顾伟开始更加积极地参加“白丝带”的线下活动。2015年12月,在“白丝带”志愿者年会活动上,方刚召集志愿者们参与话剧《男人独白》的剧本创作。这部话剧呼应的是著名女性主义话剧《阴道独白》,主题也是倡导性别平等。自愿报名成为演员的顾伟,将自己的家暴经历写成了台词,站在聚光灯下向观众诉说。“我听到了台下有哭泣的声音,这让我更加下定决心以后不再做一个施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