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的风浪中,什么是「种草营销」的压舱石

2023-02-04 17:19:53 作者: 不确定的风浪

试想班主任想提高班上平均分,精力有限,是多讲难题怪题让1-2个尖子生从99考到100,还是多讲基础内容让3-5个差生从59考到60,还是关注中间段的主力军,让几十个学生每人提升5-10分。答案显而易见,而A3就是那个主力军。

其次从种草内容的角度看,针对A3人群的内容更具体可执行,而且人群和内容之间还能够形成自然地匹配筛选、兴趣加成。

举个美妆例子,你其实很难做出让不化妆的人下定决心开始化妆的内容,也很难做出让本来就是化妆大师的高阶用户拍手称赞的大片。但你很容易可以发现对化妆有所兴趣的人的痛点,比如夏天出汗多怎么上妆更持久、单眼皮眼妆怎么画更有神……这些内容反过来也是你找到确定人群的筛选器——兴趣内容可以自然而然地为你触达到A3人群。

当我们明确了A3是重点目标之后,品牌就可以围绕人群和触点来调优内容,改进种草策略,做到有的放矢,再也不是一脸迷茫地“乱撒一把种子”。这时候再叠加一些加热型的广告产品,可以进一步让优质内容的势能更加确定,明确地实现种草人群的拓宽和破圈,扩大A3规模,把传统投放转化的漏斗,变成以内容撬动更大流量的雪球。

我关注到,巨量引擎最近推出了一个以“种草”为优化目标的通投品牌产品「种草通」,其逻辑正是实现内容与广告的配合,并且直接帮助品牌规模化、高效率地获取A3人群。其一方面是把好的内容加热放大,更重要的是,种草通直接把A3做到算法里、策略里,直接识别圈选潜力种草人群并进行分发和优化。在这样一个人人都种草的时代,“直达”就意味着效率,就意味着同样效果下的降本,就意味着巨大的确定性竞争优势。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种草就是种A3,但并不意味着放弃A1A2,在“种A3”的过程中会形成溢出效应,预热A1A2并保温A4A5。A3不是一个牢笼式的框架,面向A3的优质种草内容,对于所有人群来说都是品牌触达的窗口,目标为A3的转化路径也同样适用于其他人群。

用A3打通种拔全链路

到了“后链路”的承接与转化环节,A3依然是关键。我们看到A3是前链路“种草”和后链路“拔草”的轴心,对于品牌实现种收平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说个最近的例子:今年宝洁携旗下20多个子品牌来到抖音,他们在其抖音双11中的核心思路依旧是以用户为核心——经营并沉淀5A人群资产。而这之中,又尤其看重主动A3人群。

子品牌博朗今年双11的蓄水筹备从八九月就开始了,先通过巨量云图洞察目标用户的特点,再打造相应内容,其获得的目标人群定义不再停留在表层的「标签词语」,而是详细的行为研究,这使得其近两个月内主动A3人群增长超过600%。此后直播引流的承接上与前期种草人群相匹配,通过巨量千川投放、FeedsLive等再次触达,从而提升已种草用户的快速成交转化。

这个例子给我们的启发是,品牌的营销活动应该以用户为核心,让营销内容和方法围绕人群展开,而不是以品牌的自我表达为中心。不是“我做了个内容/活动,大家快来捧场”,而是“大家有需求,我来做个内容/活动”。

以“A3人群”为中心,自然而然地就让种草和拔草一气呵成。即使是需要跳转、甚至去站外成交,也不会带来断层式流量损失——因为人始终是那个人,一切消费行为变化的背后,那个发出行为的主体并没有变,这也是众多不确定中的「确定」。

而聚焦A3也给我们度量营销效果、准确归因提供了「确定性」的方向。

目前很多种草营销的效果评估方案还是“老一套”——大多就是简单监测种草内容的播放量、完播率、互动率,稍微进阶一点的会看下回搜率。但其实你已经感受到了,这样的监测更像是为了结案走个过场,并且监测只停留在了前链路的种草环节,并没有厘清种草与拔草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联关系。说到底,其实是只监测了“表面”,没有度量到核心。

这时候同样需要换一个角度思考,什么才是那个确定的锚点?人。只有以“人”为核心度量准绳,才能确保归因的连通性、深入性和全面性。

此前巨量云图已经有了GTA(GMV to 5A)的思路,即通过GMV销售额,反向测算品牌5A(了解、吸引、种草、首购和复购)各链路上的人群体量需求。现在则可以聚焦到A3人群上,构建一套度量体系,包括A3人群规模、A3人群流转率等指标,甚至品牌最为关注的品牌搜索PV、ARPU和GMV等指标也有覆盖,兼顾种草规模、种草效率和种草价值三个维度,种草的效果评估也更加科学和全面。多个维度地思考分析种草效果,这样也能细致地反馈到种草策略上,从而帮助品牌明确调优到底是哪个环节,哪个维度需要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