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永嘉:校企牵手,大山里的“金蓝领”走俏

2023-02-17 09:21:13 作者: 温州永嘉:校

   眼下,浙江省不断掀起“拼经济”热潮。全力“拼经济”,人才是关键一环。

  温台两市作为教育部与浙江省政府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试点城市,建设两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社会资本的加入,一种新的职教育人模式正在加速形成。

  在温州,沿着“与区域产业共生,与民营经济互动,与行业企业共赢”的发展路径,“名企办名校”“名企办名专业”“校企联合办学”等现象越发普遍。在台州,开展32个混合所有制办学探索的同时,全市1500多家企业与职业院校进行更加紧密的合作,打造了70余个校企合作共同体。

  在“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深度融合”目标指引下,试点建设如何影响一个地方的育人模式,又怎样助力“扩中提低”?

  我们结合山区县赋闲劳力较多、引才育才难度又相对较大的实际,以山区县温州永嘉为调查样本,进行深入剖析。

  唤醒山区“宅家”青年

  数控车床嗡嗡响动,操作台前的潘崇繁盯着电子图纸,刚调整完参数,又跑到另一台数控车床前检查运行状况……

  殊不知,就在7个月前,1994年出生的潘崇繁,还是温州山区县永嘉的一名为出路发愁的待业青年。

  未进入永嘉当地企业超达阀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潘崇繁与多数山区待就业人员一样,没有一技之长,高不成低不就。“家人很着急,自己也总想着找到一份稳定工作。”潘崇繁说。

  “学得好的、想出去的,基本都外出打拼了。”永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综合科科长徐卢聪告诉记者,剩下的人员,要么缺技能,要么缺拼劲。

  潘崇繁不否认这一说法,却也有自己的想法。愈近而立之年,其实他们愈加期盼新机遇,比如能得到快速掌握一技之长的机会。

  在永嘉,优秀的产业工人是有用武之地的。泵阀产业不仅是永嘉第一大支柱产业,也是全省26个山区县中唯一一个单体产业产值超300亿元的产业。

  随着近年来智能化改造的快速推进,当地企业门口“高薪诚聘数控技工”“诚聘高级技工”“急需软件编程人员”等招聘信息扎堆。“但山区县存在技能人才难招也难留的问题。近年来受疫情影响,许多外省的技术工人回老家后,也不再返回企业,很头疼。”超达阀门董事长王汉洲说。

  记者采访过程中,也有不愿具名的企业家说出难处,车间基本全是60后、70后,80后、90后很少。实际上,他们很希望能从本地找到一批年轻优秀的技能人才,因为“金蓝领”的品质和稳定性,愈加会成为整个行业发展提升的关键变量。

  用工需求和赋闲劳力都摆在“家门口”,该怎么匹配?

  2021年1月,《教育部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助力“活力温台”建设的意见》正式向社会发布,明确提出要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级,通过优化职业院校空间布局和专业结构,以制度创新推进温台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主动适应温州、台州民营经济发展新形势。

  温州、台州紧接着出台配套实施方案,希望以精准服务产业为核心,推动专业链紧密匹配产业链需求。

  这让王汉洲眼前一亮,“上有政策了,我们何不借机办一个技能人才‘速成班’?企业最清楚缺什么人,干起来肯定更精准。”王汉洲回忆。

  这与温州系统流程装备科学研究院院长徐翔的想法不谋而合。作为一家泵阀产业发展服务平台的负责人,徐翔有过20多年乡镇工作经历,曾亲眼目睹不少年纪轻轻的村民,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宅家啃老”。两人一致认为,就从山区年轻赋闲劳力里挖人才挖潜力,真能培养起稳定的“金蓝领”。

  2021年4月,一场唤醒山区赋闲劳力的“乡村人才振兴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迅速拉开帷幕。

  然而动员环节,就给了他们当头一棒。听说去厂里打工,无论是赋闲劳力本人,还是家人,头都摇得像拨浪鼓一样。

  大家的观念出奇一致:去厂里“收入低、工作苦、不好听、没前途”“如果让别人知道在厂里打工,媳妇都讨不到了”“随随便便做点小生意,都比在厂里打工强”……协助做工作的岩坦镇源头村党总支书记陈小静费尽口舌,才做通两名赋闲劳力的思想工作,已经算不错的动员成绩了。

  好在永嘉所有街镇一起动员,最终才凑够了30多名学员。

  开班动员会上,曾经的“打工仔”王汉洲现身说法,“我也是从普通员工开始,现在自己创业,工厂的产值已经突破亿元。”他拉出了企业员工的工资,告诉大家泵阀行业的发展前景。

  “月收入有1万多元,也有两万多元的,低的也有七八千元。”眼前真实案例和工资单,这才让一个个“潘崇繁”们暗下决心,要好好利用这样的机会,在家门口尝试转变。

  从赋闲劳力到“金蓝领”

  如何让零基础的学员们在短时间内学而有用、学而见效,成了新挑战。

  在此之前,超达阀门也曾与本地一些中职学校合作搞过“订单班”。但学生毕业后,往往只有十七八岁的年龄,难以适应工厂工作,还要继续拉到外省一些高职校泵阀专业“深造”,一来二去,不仅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成本,学员拿到手的也只是中职文凭,“而且时间一长变数也大,最后真正能用起来的没几个人。”

  本地“赋闲劳力”真能“速成”吗?第一期“乡村人才振兴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人才培养计划开班后,培训进行到一半,第一期30多名学员“跑”了近半,其中,包括陈小静好不容易动员来的两名学员。许多学员表示,听不懂。第二期培训,效果也差强人意。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