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之后,走近与疫情交锋过的他们

2023-03-13 09:31:24 作者: 百日之后,走

  “回家后,奶奶心情明显放松了很多,”老人的孙子滕峰说,医生提醒我们,治疗消耗大,要注意多给她补充营养。肉眼可见地,奶奶一天天地好起来。

  她看起了以前爱看的抗战剧,前几天甚至爬起了楼梯。

  和记者见面时,李奶奶正坐在藤椅上晒太阳。她时不时看向窗外——小区里几树早樱已开出零星的花,她呼吸顺畅。

  “(2022年)12月31日下午,到达急诊时,氧饱和度只有80多,医生检查后发现肺部感染很严重。”滕峰回忆起那天的情景还有些心惊。

  彼时,李奶奶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ICU里住了一个星期,这里住着很多位与她一样跟新冠“过招”的老人。

  防护意识薄弱、大多有基础疾病、免疫力相对较低、“沉默型缺氧”隐蔽又凶险……在新冠面前,老年人成了需要重点保护的“脆弱群体”。

  入院几天后,李奶奶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毕竟是百岁高龄,到底要不要“插管”?家人对此有顾虑。

  “精准的容量管理很关键”,浙大二院麻醉手术部林金萍医生告诉记者,医生们对呼吸机参数的调整非常谨慎细致,因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浙大二院综合ICU病区的黄曼主任,结合李奶奶的情况,带着团队为她制定了整体的治疗方案,直到她的氧饱和度指标逐步恢复,身体状况好转,开始清醒。

  “对高龄的重症患者,年龄并不是绝对禁忌。”林金萍对新冠有了更多认识,上了年纪的老人如果平时身体还不错,没有严重复杂的基础疾病,插管后有很大机会康复。

  事实上,李奶奶也如愿康复回家,成就了他们一家人幸福的时刻。

  在2023年的春风里,回顾过去的三个月,我们可以看到疫情下社会机体那么紧密的关联。他们以前看起来并没有交集,但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因为那些责任、那些努力、那些不弃,又是如此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