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罗萨计划”是二战中德国入侵苏联所使用的计划。这份计划最初是由德军总参谋部第1军需部长保卢斯,结合德军在波兰、法国战役中的经验,起草的一份闪电袭击苏联的计划。
根据巴巴罗萨计划的规划,德军将继续采用闪电战术,从三个方向向苏联发起入侵。为了保障计划的顺利实施,希特勒将320万部队秘密调遣至苏德边界,并在东线储备了大量的军事物资。无论是在战术思想、兵力方向还是后勤保障上,巴巴罗萨计划都部署得非常的详尽。
(入侵苏联的德军)
然而我们知道,德国入侵苏联最终是以失败告终的。那么,巴巴罗萨计划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呢?
一、巴巴罗萨计划的进攻时间出现了调整。
在原计划中,德军本来是在1941年5月就会向苏联发起闪电袭击。然而当时发生的几件事却导致了计划时间推迟。
1941年5月上旬,德国同英国之间的不列颠空战已经基本接近尾声。在德国空军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希特勒决定放弃“海狮计划”,转头直接向苏联发起闪电进攻。
就在德国陆军集结完毕的时候,盟友意大利却发来了求援的电报。原来,意大利在侵略希腊的过程中遭到了希腊的顽强反击,意大利军队反而遭到了希腊人的包围。
与此同时,南斯拉夫发生政变,亲近德国的政府在混乱中下台,南斯拉夫的局势开始变得混乱起来。
(苏德战争)
为了保证计划顺利实施,希特勒不得不暂时叫停了“巴巴罗萨计划”,转头去解决中南欧方向的隐患。等到问题解决后,时间已经来到了6月中旬,希特勒这才着急忙慌地发动了巴巴罗萨计划。
希特勒之所以着急,一是因为苏联方面早已经在西部边境上屯集了重兵,随时都可能向德国发起进攻,希特勒不想将战场的主动权送给苏联。二是当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有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俄国的寒冬。希特勒总结前人的教训,要求军队务必在冬季来临前拿下莫斯科。
要实现这个目标,当然是越早发动战争越好。
事实证明,希特勒的考虑是非常正确的。在冬季来临之前,德国其实已经兵临莫斯科城下了,但由于在中南欧耽误了一个月的时间,并且苏联的冬季比往常提前了一些,德国军队最终迷失在了莫斯科的冰天雪地之中。
(德军装甲部队)
二、巴巴罗萨计划的战术思想并不奏效。
巴巴罗萨计划是从德军同波兰和法国军队的战争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在这两场战役中,德国陆军凭借机械化的装甲部队,在入侵过程中横冲直撞、不可阻挡,仅仅用了几十天就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德军装甲部队之所以能有闪电一般的推进速度,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法国和波兰境内四通八达的公路。在良好公路网络的支持下,德军的装甲部队便发挥出了闪电战的最大威力。然而当希特勒把这一套放在苏联身上时,却已经不那么好使了。
在二战期间,苏联的交通网络主要是依靠铁路,柏油公路路面是非常少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是由于苏联的国土面积过于庞大,劣质的土公路已经足够满足交通运输,根本没有必要花钱再修成柏油路。
因此在苏德战争爆发后,尽管德军在各个战场上都取得了大胜,但由于苏联的雨季持续时间长的关系,德军的装甲部队就陷入了泥泞不堪的公路中,推进速度大大降低。
(莫斯科战役)
等德军好不容易来到莫斯科城下时,冬季已经非常接近了。
从这个层面来说,巴巴罗萨计划盲目地借鉴了入侵波兰、法国时的经验,强行使用闪电战的战术,其成果自然也是非常有限的。
当然,计划永远是赶不上变化的。德国在一战中就使用了提前十几年研究出了“施里芬计划”,最终落得了一个惨淡收场。而二战中的巴巴罗萨计划尽管年份更新,体系更为完全,但同样和预期的效果不符。
事实上,巴巴罗萨计划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会失败。因为希特勒想在短时间吃掉苏联的这个想法,本身就是错误的。
苏联是当时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战略纵深完全足够。德国在没有解决掉英国问题的时候,就直接向苏联发起进攻,必然会陷入到两线作战的困境中。再加上苏联军队使用人海战术,以数量压倒质量,德国面临的困难就更大了。
换句话来说,即使德国在冬季来临前攻下了莫斯科,二战的结局也不会发生改变。
(参考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