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时期关中地区的势力更迭,以董卓始,以曹操终

2020-07-29 21:10:03 作者: 汉末三国时期

汉天子从长安向东陆续到安邑、洛阳、许县,最后在曹操的庇护下重建汉室的朝廷。离开东汉朝廷的政治影响力后,关中地区就成为类似其他地区的性质,也成为一个三不管地带。除了李傕、郭汜这些董卓余党之外,西凉的军阀也向关中地区侵入。除了马腾、李傕、郭汜等人以外,还有很多小势力,共同占有关中地区。从后续曹操与韩遂、马超的战争来看,关中地区至少有十支军阀,这绝对不是关中地区所有军阀或者说势力的总数。"潼关之战"之后,曹操终于控制关中

曹操对关中地区的控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利用自己控制汉室的政治上的优势,取得关中军阀的口头上的臣服。当然可能也并不局限于口头上,至少韩遂上交人质,马腾更是亲自进入朝中做官,也是以自己作为人质;在曹操与袁氏的战争当中,关中军阀也是出人出力,在与袁绍、袁尚、高干的战争中都有关中军阀势力的参与。

然而这种控制并非实际控制,只是一种羁縻的状态。关中军阀有自己的土地人口资源,可能还有凉州作为后盾,和其他地区的军阀并没有太大差别。真正改变这一状态的时间是在建安十六年,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之后,将战略目光投向西北。他以讨伐汉中张鲁为借口,进攻汉中虽然不只有一条道路,从襄阳取径"东三郡"也可以进攻汉中,但是正常的进攻路线肯定是从关中到汉中。

曹操进攻汉中,要求从关中地区行军,这是一个"假道灭虢"的计策,当然如果关中军阀不让,这也就成为一个阳谋,逼反关中军阀继而消灭。关中军阀果然不允许曹操经过,以韩遂、马超为首的十支军阀组成联军抵抗曹操,被称为"关中十将"。曹操与"关中十将"展开激烈的战争,主要地点在潼关、渭南一带,被称为"潼关之战"。曹操一举击溃"关中十将",继而派遣夏侯渊等人扫平在关中的各个残余势力,最终控制了关中地区,后来也成为与蜀汉对抗的主要军事基地,最终从关中出兵消灭了蜀汉。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华阳国志》、《中国历史地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