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局尽在手中”的建文帝为何会赢不了朱棣?

2020-07-20 07:45:58 作者: “大局尽在手

两块国体之间拉锯战,其结果无非两种:一家改革图强,在经历长期的休养生息后,以狮子搏兔的方式一口气吞并或是蚕食第二方,如西晋与东吴、隋与陈;其次,也是最常发生的,两家经历长时间的消耗战,直至一方兵出险招,一战定乾坤,如秦与赵、东晋与前秦。

但到了明代的靖难之役时,一切都变了样子。

为何“靖难”

正史上虽说是建文帝削藩迫使朱棣谋逆,但事实上朱棣造反不是被逼无奈只能殊死一搏,而是蓄谋已久。早在朱元璋还活着的时候,朱棣的反骨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建文帝朱允炆画像

在被朱元璋赶到燕地对抗北元之后,哪怕是前来送礼的朝鲜使节在都能在一面之缘中看出朱棣的野心。在朝鲜史书记录,朝鲜使臣见完朱棣后对朝鲜国王上表称:“王有大志,其怠不在外番乎”,这里的王是指燕王朱棣。

明成祖朱棣画像

建文元年七月,朱棣在打出靖国难的同时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北平周边,七月初六不动干戈就迫使通州投降归顺。其后两日,借通州为跳板连克蓟州、遵化、密云;再隔两日又攻破有“天下九塞”之称的险关居庸关。

至七月中旬,起兵不足10天的朱棣就已经从今天的北京打到河北卢龙。用兵如此的迅捷、毒辣,整个进军路线不带一丝拖泥带水,基本上是今天早上打完仗,下午就寻到了另一处战场。也许,朱棣谋反之路可能从建文帝还未即位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准备了,哪怕是自己的哥哥朱标没有英年早逝,建文帝没有削藩,朱棣也大有可能会造反。

双方实力差距

对比燕王朱棣和建文帝之间的总体实力,很显然建文帝占据绝对的优势。首先,身为天下共主的大明皇帝,建文帝拥有调动全国物资、人口的能力。

1402年明朝疆域

哪怕是两者交战三年之后,从燕地咽喉的天津至南海,无一不在朱允炆的操控之下。当然他也知道自己的利与弊,纵观整场靖难之役,朱允炆一直都是采用保守的持久战。

明朝东北并未开发,整个河南往北的地区也只有一年一熟的粮食产出,而南方却能一年两熟甚至三熟。再论可动员兵力,燕地在元代初就因为长期的战争人口而骤减,即使在朱元璋多次将南方人口迁移至北方,其人口数甚至不如一个南京城的多。

明朝南京城

刚起兵的燕王朱棣加上另外一个颇有实力的宁王,两人的部队凑到一起也只有寥寥几万人。且,北平附近的吴杰、平安、盛庸三郡都屯着满满是十余万的兵力,只要朱棣有一点动作,这十多万人都可以在第一时间杀入北平。

可以说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朝廷对于燕王朱棣有着压倒性的优势,这个点在1401年的形势图上表示的淋漓尽致,纵观全国愿意响应朱棣叛变的也只有一个朱权。

建文帝与朱棣

“今尔将士与燕王对垒,务体此意,毋使朕有杀叔父名。”

这句出自《明通鉴》的话不知真假,但却也可以诠释建文帝会输给朱棣的主要原因:建文帝太优柔寡断,而朱棣则阴险毒辣至世间罕见。

参考整场靖难之役,年近半百的朱棣依旧不改以前亲身士卒的老脾气,多次以身犯险。向那些普通将军都需要专门挑选死士、斗将去做的奇袭任务,朱棣几乎独自包揽。

身为三军统帅,敢这么不要命的,纵观史书也就项羽和刘秀了。是不是这句话灵验了,这不得而知。

也因为这句话,朱允炆在后世的各种文学、影视作品中,一直都被饰以书生儒士的形象登场。他身边的心腹也都是齐泰、方孝孺这样的儒士,儒士治国还行,可一旦到了战争时期就有些难撑场面了。

影视剧中的朱允炆

这也不是说儒士没用,朱棣手下也不缺智囊团,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儒士的入仕方式。靠阴谋算计、军功上位的谋臣,这就和靠科举的书生有着本质的区别。

其次在经历胡惟庸案、蓝玉案、郭桓案之后,朝廷中能人异士不是被杀就是为了避祸跟着朱棣为首的这些藩王。至靖难之役爆发时,建文帝的朝廷里,竟然不得不让六十岁的耿炳文挂帅出征。

虽说有廉颇虽老尚能饭的佳话,却也凸显出建文帝当时面临着“蜀汉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窘境。可能这位苍髯白首的耿炳文老将军还不如当年的廖化。

纵观耿炳文的一生,也只有坚守长兴十年这一战绩。但长兴也不是什么兵家要冲,即使守了十年,也算不上是什么奇功,在乱世那种争名夺利的时代,没多少军功也只能说明他的军事才能姑且算是中庸。

建文帝一方的人才凋零

建文帝一方是保守派的老将,而另一方的朱棣不说丘福、陈懋这些名将,就连手下的太监都能上战场立奇功。在1399年的郑村坝之战中,一名太监屡立奇功、重创建文帝的守军,并因此赐姓“郑”,这位就是后来下西洋的郑和。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