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开国君主的刘邦为何历史评价不高?

2020-08-03 07:46:14 作者: 作为开国君主

作为帝王,汉高祖刘邦在政治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他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朝代;但作为开国君主,他在历史上却没能获得广泛的赞誉和认可。尧舜禹汤被视作贤明的典范,周文王被当成德政楷模,秦始皇被称作千古一帝,就连后代的武帝都能和始皇并列,而刘邦的历史地位跟他开国君主的地位完全不符。

刘邦出身于社会底层,很有政治能力,通过自身努力开创了一个朝代;但在私德方面,却有很多做法遭人诟病,其厚黑无义的个人形象严重影响了后世对他的评价。

历史上和民间对刘邦的人品道德一直持批判和否定态度,刘邦被称作厚黑学的鼻祖。与项羽争战时兵败,为了逃命刘邦竟然几次将自己的儿女推下车去,幸好每次车夫都停下把孩子拉上车,如果不是需要车夫驾车,刘邦就要杀了车夫;在父亲被项羽抓获,项羽以烹煮其父相威胁时,刘邦居然若无其事的要求“分一杯羹”;对待功臣宿将采取“鸟尽弓藏,兔走狗烹”的做法。这些道德上的污点是无法洗刷的,哪怕贵为皇帝,你可以靠权势一时压制非议,但终究逃不脱道德的审判。很大程度上,刘邦这样的历史地位就是中国传统道德对他的否定。

刘邦的文化素质和个人修养也无法让他获得赞誉。刘邦身上有很多流氓无赖习气、撒泼耍赖粗口是家常便饭,这样的做派更像是一个市井小人,跟明君贤明仁德的形象相去甚远,很难获得后世文人和史家的认可。作为政治家,刘邦善于用人,善于采纳正确建议,有政治韬略和野心,但中国人心中贤明君主的形象必须是德才兼备,道德是评价君主的重要方面,英雄枭雄在中国是有明显区别的。

封建时代的文人墨客以及史学家,他们掌握着主要的话语权,刘邦的流氓无赖行为他们自然看不上眼,刘邦很多突破道德底线的做法也确实很让人不齿。另外,明君的条件除了政治作为,还必须兼备其他必要的素质,比如修养、风度、道德,甚至还有文化艺术修养,而刘邦始终就是一个暴发户和大老粗,很难获得他们的认可和推崇。

古代统治者都宣扬所谓的德政、仁政,认为这是“王”道的象征,也是体现自己仁爱贤明的基本手段;封建社会还有谥号制度,评价人物都以道德为先。像刘邦在私德方面这样糟糕的人物自然无缘明君,没有资格与历代明君并列。

中国是一个重视道德的国家。道德是对人不良行为的一种精神约束,是人们内心对正义的一种信仰和坚守(和封建社会为了自身统治强加给人民的封建道德不同),中国对人的教育更强调“德化”,对人的评价也是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而现在的西方国家都是看重利益和实力的,在我们看来很多不道德行为他们都认为是天经地义,这样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使得它们更具备侵略性,劫掠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时候毫无心理负担和精神障碍。

那些信奉成王败寇、信奉成功可以不择手段、视道德为无物而肆意妄为的人,道德就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对你进行默默的审判。你可能感知不到,但它一直都在。公道自在人心,德行有亏终究逃脱不了历史的审判,纵使成功如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