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作为吴都姑苏的营建者,为什么死前要求眼珠挂在姑苏城门?

2020-08-03 07:45:44 作者: 伍子胥作为吴

(本文为林屋公子“吴越春秋”系列074)

打败齐国的夫差,骄傲上升到了顶点。他从姑苏北门凯旋归来,把苏州北门叫作“破齐门”。公孙圣妖言惑众,真没杀错!伍子胥呢?嘿嘿,他一直阻止寡人伐齐,寡人偏偏要在他面前炫耀下战功,看他还有什么话说!

夫差对伍子胥说:“过去先王阖闾与您一起打败楚国并立下威名,这的确是你出的力;但现在呢,你老了,又不肯退休过安逸的生活,在家专门动坏脑筋,扰乱我军的军心。现在我冒昧告诉您,上天降福我国,让齐国归顺了我!”

伍子胥叹息道:“先王一直有贤臣辅佐,所以没有陷入大难。如今大王抛弃老臣,还不让大家违背您的命令,这是导致灭亡的阶梯啊!上天要抛弃您,必定先给您一点小小的欢喜。如果您伐齐不顺,内心也许有所觉悟,这样吴国还能延续下去;现在您没有成功的条件,但上天却赐给您福禄,说明吴王将要灭亡了!臣不忍心称病辞职,看着大王被越国人生擒,我只好请求先死!”于是解下佩剑,准备自杀。

夫差一把夺过伍子胥的剑,扔到地上,什么都没说就离开了。伍子胥毕竟是吴国重臣,非公孙圣这种闲杂人等可比,他不想背负逼死伍子胥的恶名。更重要的是他还想让伍子胥看到他称霸中原,让伍子胥知道他自以为是的看法全是错误的!

这时伯嚭进见夫差,他对夫差说了一番话,正是这番话直接杀死了伍子胥。

伯嚭说:“大王!伍子胥这个人没有情义,大王攻打齐国他说不可以,只想以大王战败来证明自己高明。而且我听说,伍子胥前段时间出使齐国的时候,把儿子托付给了齐国鲍氏!身为大臣,在国内不得意就开始吃里扒外,这是他对大王产生怨恨了啊!希望大王早点想办法!”

夫差大惊:“竟然有此事!”随即冷冷地说:“没有你这番话,我也想杀他了!”原来伍子胥确实担心自己被杀,就把儿子托付给齐国鲍氏,但他自己还是忠心地回到了夫差身边。但这却突破了夫差内心的底线:你伍子胥在我面前再怎么闹都可以,现在你居然勾结外国了!那也不能怪我了!

于是夫差让人拿着属镂宝剑,赐伍子胥自尽。这个头发花白的老人,终于迎来了生命中的最后一刻。他仰天叹息道:“小人伯嚭要作乱,大王反而要杀我!我使先王称霸,使大王即位,可是大王居然听信小人的话要杀我!”

伍子胥告诉他的门客说:“三年以后,吴国就要衰弱了!你们一定要在我坟前种上梓树,让它们成长后作大王的棺木!挖出我的眼珠悬挂在姑苏城的东门上,让我来看越军怎么攻入姑苏,灭亡吴国!”随即,伍子胥把属镂剑往脖子上一抹,倒了下去。他用自己的一抹鲜血抹红了自己建造的姑苏城,抹红了自己把后半生托付的吴国江山。《吴越春秋》作者嫌眼睛对视觉缺乏美感和冲击力,改成将伍子胥的头颅挂在城门,这颗头后来还吓了勾践一下。

夫差知道伍子胥的遗言却恼羞成怒,死前你还要咒我一把!竟然不让伍子胥下葬,而是派人把伍子胥的尸体装进皮口袋中,扔入了姑苏城外的一条河。这个孤寂的漂泊者,最终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父兄死、过昭关、柏举战、围会稽,最终不过是付诸浊流!大夫被离,也因为和伍子胥走得太近而被夫差剃光了头发和胡须(髡刑),免除了政治职务。

据说,吴国当地的老百姓非常可怜伍子胥,大家为了纪念他,把漂到太湖口的伍公尸体打捞了上来。之后为了纪念他,把苏州西门称为胥门、把投入伍公尸体的江称为胥江、把太湖口称为胥口、把胥口附近的一座山称为胥山,胥山上还立了胥王庙。现在这些地名都还在,值得一提的是,杭州的吴山也叫胥山,伍子胥忠谏爱国的优秀品质传到了越国,连宿敌勾践也为他肃然起敬、立庙祭祀,甚至被越人尊为钱塘江神。

伍公系统的水战理论虽然没有传下来,但后来江浙一带的巡抚大臣练水兵的时候都要祭祀胥王庙。有意思的是,一个巡抚不礼遇伍子胥,居然感觉有人在鞭打他的背,之后呕血而死;有个武官更恶劣,在伍公庙前随地大小便,结果居然狂叫而死。

伍子胥死后,他强烈的复仇思想和忠义理念却永远融入了吴越地区,后世来胥王庙凭吊伍子胥的文人墨客同样数不胜数。

关于伍子胥,再补充一个小故事:夫差曾经想下乡去和乡亲们一起喝酒,伍子胥认为安保业务还跟进不上,还是别去好。还讲了个故事:从前有条龙下凡变成鱼被渔民豫且射中了眼睛,这条独眼龙就去跟天帝告状,天帝说你自己活该,谁让你变成鱼来着?夫差听懂了,就没去了。后来三国时期虞翻对孙策也讲了这个故事,孙大不听,结果被恐怖分子做了。

大概在吴齐艾陵之战之前的几年,有个吴国的年轻人踏上了北上求学的道路。他的名字是言偃,字子游,常熟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也是孔门唯一的吴国人。我们通常叫他言子。

言子,比孔子小四十五岁,生于阖闾九年(前506年),正是吴入郢之战的那一年。艾陵之战(夫差十二年,前484年)这年,他刚二十二岁。同时这年也是孔子颠沛流离后返回鲁国的那年。言偃受学并没有多久,就提前毕业,分配到了鲁国武城当武城宰。还为孔子选拔了另一个学生澹台灭明。

孔子有一次路过武城,听到武城传来的弦歌之声,圣人笑了:“割鸡焉用牛刀?”意思是:“武城这个小地方,还用得着礼乐教化吗?”其实,孔子是在试探言偃的。可是言子并没上当,他严肃地对答道:“过去我听您说过的,君子学习礼乐才能爱人;庶人学习礼乐才便于管理啊!”孔子对学生们笑道:“是啊!子游的话很对,刚才我只是开玩笑罢了!”

《论语里仁》记载过言偃一段经典语录:“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侍奉君主的时候,过分责备他就会遭到侮辱;交往朋友的时候,过分责备他也会遭到疏远。可惜伍子胥不懂这点。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