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诸葛亮的躬耕地,多年来,南阳和襄阳一直争个不休,南阳人说在南阳,诸葛亮的《出师表》是最有力的证据:“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襄阳人不甘示弱:《隆中对》,肯定是在隆中啦!
清朝南阳太守顾嘉蘅为此专门撰写一副对联,名扬天下:“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顾嘉蘅曾经五任南阳知府,顾嘉蘅之父顾槐曾在湖北做官,他曾随父在湖北居住,可为第二故乡,南阳又作为为官之地,明确表态必无法面对其中一方,让自己陷入尴尬不堪的两难局面。顾嘉蘅思考良久,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用自己的睿智巧妙地平息了这场学术纷争,又委婉含蓄指出争论本质和核心之所在,犹如醒世格言,让人醍醐灌顶。其本旨意思是说,诸葛亮鞠躬尽瘁名扬天下,我们应该效仿他的爱国和勤政精神,而不是为了躬耕地闹得不可开交,诸葛亮应是中华民族共有的宝贵财富。
襄阳隆中和南阳卧龙岗都去过,隆中地处山中,山高谷深,确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之处。
卧龙岗位于闹市,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当然,或许过去人烟稀少。但终归不是归隐的理想之地。聪慧如诸葛孔明者,“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过隐姓埋名的生活,隆中才是最佳之所。至于他自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应该是在那个年代,隆中归属于南阳管辖。
诸葛亮应该是中华民族的财富,何必辨襄阳南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