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镶嵌:西汉景帝阳陵出土的印章与封泥

2020-09-19 14:24:18 作者: 古玉镶嵌:西

▌“西府”

“西府”。帝陵18号外藏坑出土,铜质,半通印,鼻钮。边长0.71厘米,宽0.55厘米。印文竖读。

▌“山府”

“山府”。帝陵21号外藏坑出土,铜质,半通印,三角形鼻钮。边长0.75厘米,宽0.49厘米。

“府”指国家贮藏财物、兵甲的处所。以上如此众多的无具体官名的府库仓储半通印,属少府下的职能部门,其主管官员均属小吏,有的可能省去了具体官名,亦不能排除它们是代表府、库仓储与输出物品时所用的“公章”。“府”有时指官府机构和官署,有时指府库。府库含义近同,都有制造及储存器物、食物的功能。在阳陵,出土印章的地方的确发现了大量的罐、盆、灶、仓等饮食器具和粮食作物等。

▌“别臧官印”

“别臧官印”。帝陵15号外藏坑出土,铜质,鼻钮。长1.1厘米,宽0.98厘米。

▌“车骑将军”

“车骑将军”。帝陵南区从葬坑出土,金印,这是汉阳陵目前出土的唯一一枚金印。龟钮,方形,边长0.7厘米,重4.18克。印面阴刻四字,笔画起笔和收笔都有刻挤的凸点,没有经过打磨。字体相对比较潦草,不如实用官印字体规整。极有可能是采用錾凿的方法。东汉卫尉蔡质撰《汉仪》谓:“汉兴,置大将军、骠骑,位次丞相;车骑、卫将军、左、右、前、后,皆金紫,位次上卿。”金印紫绶,指印的质地为金;紫绶是仅次于诸

侯王“青黄绿赤圭”的印绶,与三公相当,可见车骑将军地位之高。西汉最早有车骑将军记载是汉文帝前元元年(179年),封薄昭为车骑将军。景帝前期只封周亚夫为车骑将军,时间很短。景帝以后车骑将军封号很多。

▌“军武库器”

“军武库器”。帝陵南区16号从葬坑出土,铜质,鼻钮。边长0.8厘米。印文略显潦草。《说文》:“库,兵车藏也。”《礼记·乐记》郑注:“库谓车马兵甲之处也。”武库令始置于秦汉,秦中尉所属有武库令、丞。汉代沿置,武库令秩六百石。在汉代,中央和地方都有储存军事装备的武库。阳陵出土的这枚印章便是军队自己的武库之印。

▌汉阳陵出土的封泥

▌“大官令印”

“大官令印”。封泥帝陵陵园封土东侧14号外藏坑出土。长2.4厘米,宽2.7厘米。泥质土灰色,质地坚硬。“大”字稍残。“大官”即“太官”。太官,少府属官,主管膳食。太官令为太官的最高官员。帝陵陵园封土东侧16号外藏坑出土有“大官之印”明器铜印1方。《古封泥集成》有“太官之印”封泥。

▌“?官令印”封泥

“?官令印”封泥。帝陵陵园封土东侧15号外藏坑出土。长2.4厘米,宽2.55厘米。泥质,黑褐色。“”字上部稍残,背部有三道绳纹。官,少府属官,主管择米,有令丞。《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一茎六穂于庖。”索隐引郑玄云:“,择也。”官令为官中的最高官员。这枚封泥的时代为景帝时期。

▌“东织令印”封泥

“东织令印”封泥。帝陵陵园封土东侧21号外藏坑出土。长2.5厘米,宽3.6厘米。泥质,灰褐色。“东”“令”稍缺,背部有绳纹,中有穿孔。西汉早中期,少府属官有东织、西织二织室,“织作文绣郊庙之服”,各有令丞。东织令为东织中的最高官员。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省东织,更名西织为织室。此封泥的时代为景帝时期。该外藏坑还出土有“东织令印”“东织寝官”明器铜印各1方。

▌“阳陵令印”封泥

“阳陵令印”封泥。均出土于阳陵邑。其一残长2.92厘米,宽2.69厘米。侧面有明显的指纹印。背面较平,有四道绳纹勒痕。西汉陵邑相对于首都长安城,如今人所称之“卫星城”,它的居民数均在万户以上,故而直接设“令”,据《汉书·景帝纪》云:“五年春正月,作阳陵邑。夏,募民徙阳陵,赐钱二十万。”注引张晏曰:“景帝作寿陵,起邑。”由此可见阳陵邑的设置比较早,在景帝在位时即已存在,我们认为阳陵邑发现的“阳陵令印”封泥,就是阳陵邑令用印的珍贵遗存,阳陵令是直接负责管理陵邑的管理者。这件封泥是西汉早期阳陵地区与外界交流的证物。

(文章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