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瓦岗五虎将能团灭蜀汉五虎将?看正史记载,能找出三个理由

2020-09-23 07:11:47 作者: 为何说瓦岗五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家讲古代名将都喜欢将五人凑到一起,比如三国时期曹魏有五子良将、蜀汉有五虎上将,隋唐交替之际有瓦岗五虎将。

这些五子和五虎,还真不全是说书人杜撰,在正史中都能找到依据。曹魏五子良将一说来自《三国志·卷十七》:

“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蜀汉五虎上将一说来自《三国志·卷》三十六:

“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马超阻戎负勇,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

至于瓦岗五虎,在新旧两唐书中也都能找到记载:内马军四大统领秦琼、程咬金、裴行俨、罗士信,再加一个外马军统领单雄信,这五个人如果遇到好统帅,足可以横扫天下——这里要提请读者诸君注意,本文中的瓦岗五虎是按正史记载,剔除了虚构人物。

这时候我们不禁产生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瓦岗五虎对战蜀汉五虎谁能赢?看完正史会得出两个字的结论:团灭。很不幸,被团灭的一方就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等蜀汉五虎上将。至于为什么说瓦岗五虎将能团灭蜀汉五虎将,看正史记载,我们也能找出三个理由。

在讲述这三个理由之前要强调一点:咱们的依据是正史而不是演义小说,正史中的秦琼和程咬金远比演义小说中强悍十倍,秦琼是当之无愧的隋唐第一单挑名将,甚至可以说秦琼已经打遍天下无敌手。

在正史中,记载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的文字很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我们也只找到了关羽有一次万马军中刺颜良的记录,其他人在武勇方面的记载都很简单:

“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超有信、布之勇……忠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

至于虎威将军赵云赵子龙,很遗憾没有找到他冲锋陷阵斩将夺旗的记载,即使是《云别传》,也没说他曾在长坂坡杀个七进七出。

反观秦琼程咬金裴行俨罗士信单雄信,新旧两唐书对他们勇悍程度的描写,就十分详细了。

蜀汉五虎将之首的关羽关云长,只有一次万马军中刺颜良的记载,而正史中的瓦岗五虎之首秦琼秦叔宝,则视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为家常便饭:

“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

倒在秦琼长枪之下的敌将,连他自己都数不过来。仅凭这一点,就能看出蜀汉五虎与瓦岗五虎的区别和差距。

秦琼之外的另外四虎,也都勇悍无比:程咬金善用马槊,曾将在被敌将用马槊洞穿身体的情况下,硬生生撅断槊杆并将其斩杀;裴行俨“每有攻战,所当皆披靡,号为‘万人敌’”;罗士信十四岁就能身披两重铠甲飞身上马,冲入敌阵后斩获敌将首级抛向空中再用长槊接住;单雄信的马槊之下,连一向自认武功高强的李世民也没有还手之力,如果不是单雄信看在徐世绩面子上及时收手,历史上也就没有唐太宗了。

抛开正史中蜀汉五虎与瓦岗五虎的勇悍记载不提,咱们还是来分析一下瓦岗五虎能团灭蜀汉五虎的三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就是双方地位不同,瓦岗五虎全都相当于职业杀手,而蜀汉五虎大多数都是坐镇中军指挥的一方将帅。

这就是说,瓦岗五虎一直是冲锋在前的敢死队员,而蜀汉五虎却不能以身犯险——即使瓦岗五虎牺牲一两个,可能也不会对战局产生决定性影响,而关羽张飞马超后来都是封疆大吏,已经不是专业战士。

一日不练手生脚慢,三日不练成了门外汉。瓦岗五虎每天与刀枪为伴,蜀汉五虎则需要案牍劳形处理很多军务,此消彼长,真正亲自动手格斗,蜀汉五虎还真不是瓦岗五虎的对手。

第二个理由,就是双方武器装备上存在代差:冷兵器在隋唐时期达到了巅峰,明光铠、马槊、陌刀、唐横刀,秦琼等人已经武装到了牙齿,他们手中的马槊,一根槊杆都要经过三年五载的精心制作——硬木劈成条再反复胶沾涂漆,其坚韧程度可以说是刀砍不动斧劈不开。

唐朝的兵器冶炼锻造技术天下第一,倭寇只是学到了一点皮毛,后来造出的倭刀居然比明军制式刀枪还厉害。

身披明光铠、手持马槊、腰悬横刀的瓦岗五虎,跟使用木杆长矛、身披板甲或锁子甲的蜀汉五虎对战,第一件事肯定是要砍断对方兵器。

第三个理由,也是最重要的理由,就是唐朝有马镫而后汉三国时期没有:一方可以在马上玩杂耍,另一方时刻都要担心用力过猛会把自己闪落马下,这仗还咋打?

小小的马镫会注定蜀汉五虎被瓦岗五虎团灭?这事儿说起来您还真别不信,在国外就曾流行这样一段顺口溜:失了一颗铁钉,丢了一只马蹄铁;丢了一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损失一位将军;损失一位将军,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

骑过马的读者对此肯定深有感触:没有马鞍马镫,或者只有马鞍而没有马镫,骑手只能双腿夹紧马腹、双手紧握缰绳,想做一些剧烈动作,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