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传书是假的,托人捎信靠不住,交通不便的古代怎样传递信息?

2020-09-23 20:34:07 作者: 鸿雁传书是假

邮驿起源于先秦时期,《周礼》中就记载,在国野之道上,“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意思是说一路上都有提供食宿休息的站点。《孟子》中也提到了邮驿:“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

古代驿站

秦统一六国之后,在全国范围内修驰道,依靠交通的改善,极大地拓展了邮驿系统。到汉代,邮驿系统进一步完善。《后汉书》记载“驿马三十里一置,卒皆绛云”。到隋唐时期,水陆驿站同时发展,唐朝还出现了飞驿,以送加急文书。宋代出现了急脚递,《梦溪笔谈》里说:“以木牌朱漆黄金字,光明眩目,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日行五百余时。”速度极快。明代承袭了前代的规模,到清代,古邮驿通信走向衰落,近代的邮递通信系统逐渐发展起来。

清代驿站

四、民间的通信

中国古代虽然有邮驿系统,但只负责官府的文书流通,普通百姓无法使用。在明朝之前,普通百姓如果想与远方的亲戚朋友通信,一般就是托路过的商人与读书人捎带。商人经常往返于各地,是捎带的最好选择。而赶路的读书人去向和时间间隔大,信件丢失的概率也大。在《世说新语》里就提到,豫章郡守殷洪乔被召回建康,临走之前,当地人请求他捎带书信。后来到了建康,殷洪乔把信全扔在水里,一边还说:“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付诸洪乔”的成语就是由此而来。

到了明朝,出现了专门为民间传递信件的民信局。民信局是一种私人经营的商业性组织,业务包括代人寄递信件、包裹、汇兑银钱。到了清朝的道光、咸丰年间,民信局的发展达到鼎盛,遍及全国,成为民众通信的主要渠道。1935年,民信局被国民政府取缔,被近代化的邮政通信系统所取代。

民信局原址

文史君说

中国古代的通信为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意义。无论是政府管理地方发布政令,或是军队传递军事情报,还是普通百姓传寄家书,都离不开通信手段的进步。在通信不断便利的今天,全世界的信息都触手可及,而现代通信的便捷,就是在古代通信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参考文献

张华:《博物志》,中华书局,1980年。

刘广生,赵梅庄:《中国古代邮驿史》,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年。

(作者:浩然文史·河南师大春秋学社)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