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姓,是中国大姓之一,因为人口众多,氏族兴旺,常在全国人口大姓排名第三!
民间有“ 天下张姓出清河 ”的说法,是主张张挥为该姓始祖,张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最早主要出自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姬姓。
张氏起源
1、起源姬姓
早在5000年左右,黄帝先后战胜蚩尤、炎帝,统一了中国的中西部,出了一个叫挥的子孙,挥喜欢制作打斗器械,捕猎抓鱼,黄帝发现以后特地让挥负责制造器械,训练士卒。
挥受到黄帝的委托后,就在封地里制作了许多器械,濮阳一带是土丘地貌,雨量充沛,遍布灌木丛林,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竹子。挥发现一种毛竹,高不过一丈,每节三尺,竹尖锋利非常,竹质坚韧就将它削来试试看做武器,一试果然可用。就这样大量产生了。他们为这种武器起了个名字叫箭。
挥在树林里突然看到一群猴子利用弯藤和树枝、竹枝荡弯的弹力从一个地方跳到另一个地方,挥心中一亮,就马上将箭附在弯竹和弯藤上面弹出去,果然比人工投掷强得多。他开始思考怎么才能使这个组合成为手中的武器。
一天夜晚,挥在夜观天象,发现天空中的弧矢星,宛如弯藤和箭!天象和理想的重合,挥心中大喜,觉得天降大任。一边思一边试验着,终于想到了用一根弦将弯藤两端连起,将箭装在弦上发射,试验之后,成功了!
这一武器的发明让部落的人在面对战争时,不用近身搏斗,捕杀凶猛的猎物时,可以远程攻击,而且制作简单,材料普遍可见。这一伟大的武器被命名为“弓”,挥也因此被委任为弓正(是负责部落制造弓箭的长官),挥一直不断改进和完善武器,让部落如虎添翼,部落有更强能力保护自己,挥也被赐姓为张,赐姓为张消息传出,各地父老钦慕挥的诚勇宽厚,纷纷将流经本地的河流改为清河,投靠于挥。 他一律平等相待,张氏就这样繁盛起来。
2、源于改姓,赐姓:
①出自聂姓。三国魏将张辽本来是聂壹(马邑之谋的发起者)的后人,其家族为了避怨而改张姓,其子嗣便以张为姓。
②源于赐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
③源于他族改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古代的乌桓、女真、鲜卑、匈奴、契丹等族,有改汉姓张氏者。今阿昌族、纳西族、僳僳族、瑶族、壮族、黎族、高山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均有人张姓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张氏。
张氏迁徙传播
张姓氏族最早活动今河南濮阳和河北清河一带。西周宣王时期,在陕西地区出现了张姓的踪迹,西周青铜器皿上铭有张伯、张仲,他们是西周的贵族。张仲辅佐周宣王,使西周得以中兴。春秋时晋国是张姓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地区。张氏世代事晋,晋灭后事韩。张老、张侯(即解张)均是晋国的大夫,张老的后代韩国贵族张良成为汉朝开国第一功臣,解张也被一部分张姓后裔奉为先祖。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张姓人群主要活动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区。
秦汉是张姓向四周发展和繁衍的重要的时期。张姓在秦初进入了四川,多为三晋贵族的后裔,在反秦战争和随后的楚汉之争中,政治倾向明显,战争中建功立业,封侯赐爵;再西进甘肃、宁夏等地。张姓人群活动地区迅速发展到整个北方、西北和四川地区,成为当时北方地区的第一大姓。同时,西汉留侯张良的后裔从陕西出发,徙河北入江苏,渡过长江,进入江南地区。西汉末,张姓已经到达浙江、江西和福建了。
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由于北方战乱和少数民族的大批进入中原的原因,张姓人群向南方和东南迁移,同时继续向西北发展。西晋末,张姓人群涉足东北,渤海湾地区成为张姓人群重要的聚集中心。唐宋时期,张姓开始向湖广和云贵地区移民。明朝永乐年间由广东进入台湾地区。
张姓人口分布
古代
宋朝时期,张姓大约有49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3%,为宋朝第三大姓。张姓第一大省是山东省。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两省,大约占张姓总人口的27.7%,其次分布于四川、河北、陕西、湖南、湖北、山西、甘肃、江西八省,又集中了54.5%。全国形成了华北、西北和中原地区张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时期,张姓大约有56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为明朝第二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江西三省,大约占全国张姓人口的36%,江苏省成为张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南方赣浙苏、北部晋鲁冀豫陕两大块张姓人口聚集地区。
现代
张姓的人口总数已超过9500万,为全国第三大姓。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张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大约占张姓总人口的27.5%,其次分布于江苏、四川、安徽、辽宁、黑龙江、湖北六省,又集中了28.5%。河南居住了张姓总人口的10.1%,为当代张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张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张姓区。
张姓名望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张姓历代名人1741名,占总名人数的3.83%,排在名人姓氏的第3位;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4.95%,排在第3位;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5.34%,排在第2位;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5.58%,排在第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