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兵入关后,各地明皇室上层人物被诛杀尽净,只有崇祯之子朱慈焕侥幸活了下来,并且活到了70多岁,才被凌迟处死。朱慈焕幼时被封为永王,明朝灭亡那年,他刚刚12岁,和两个哥哥一起被李自成军俘获,又一起被李自成挟裹出北京城南下。
配图
李自成兵败后,朱慈焕开始了乱世飘零。他乞讨到了一户王姓乡绅家。乡绅见他气质特别,“细询根由"。没有城府的朱慈焕透露了自己的身份。王乡绅是故明官员,见皇子沦落到如此地步不禁"执手悲泣",冒着风险收留了他,给他改名王士元,与自己的儿子一起读书。5年之后,王乡绅病故,王家不愿意继续收留他。他只好流浪到江南当了和尚。
配图
后来浙江余姚一位胡乡绅到庙里游玩,见20出头的朱慈焕,容貌清秀,气质不俗,又满腹诗书,十分健谈。胡乡绅极为欣赏,劝他还俗,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于是朱慈焕落户浙江,也算是成家立业了。结婚后,朱慈焕以教书为业。岳父去世后,随着生儿育女,家庭的重担一下落在了他身上,他不得不四处寻找教席,还经常向一些地方绅士打秋风,勉强维持生活。他一生小心翼翼,安分守法,哪里风声紧,他就赶紧带着大家子逃亡,几十年间流动于大江南北,历尽艰辛。
配图
虽然一辈子受尽委屈劳累,不过毕竟活过了古稀之年,生了好几个孩子,又有了孙子,也总算儿孙满堂。特别是到了晚年,赶上康熙盛世,政治局面日益安定。康熙为了争取民心,6次拜谒明皇陵,行三跪九叩之礼。
配图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皇帝拜了明孝陵后,还向大臣表示要查访个明皇室后裔,用以管理明孝陵。虽然朱慈焕不敢出头去接受康熙皇帝的这个好意,但是皇帝对故明的态度如此”亲善",他认为自己这辈子可以善终了。
配图
不料,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大祸发生。这一年四月,他正和东家在书房下棋,突然闯入一队官兵,将他锁拿。回忆起来,事发的根由是自己几年前的一次口风不严,酒后向一位交往很久的老友透露一点自己的“秘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个有爆炸力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
配图
浙江东部有一位志在反清复明的念一和尚,听说这个消息,就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打起了朱慈焕的旗号,在大岚山起事。朱慈焕闻讯大惊,立刻带着一个儿子由浙江逃到山东,没想到两年之后还是被抓了。在抓他之前,官员曾到余姚他的家中搜查。他家中还有“一妻二子三女一媳”,闻听官兵来捕,气势汹汹,知道大事不好,除了一个儿子外,其他6个人,全部被清廷诛杀。
配图
审讯结果证明他是清白的。虽然念一和尚打着他的旗号,但其实从来没有直接联系上他。官员们当庭让念一和尚来与朱慈焕对质,因两人没见过面,事实证明两个人根本不认识。朱慈焕也据理力争。他说:我数十年来隐名改姓,不问世事,今年已经75岁了,年纪老迈,哪有精力去造反。
配图
审问官员也觉得朱慈焕所供有理,将审问结果上报给康熙。几年前皇帝还说过要访查一位明朝后代来当官,这个朱慈焕看起来是最佳人选,所以官员对他很礼貌,给他好吃好喝,就等着皇帝下处理决定。不料,事实证明,康熙皇帝所说的“查访明朝后裔”,其实是叶公好龙。
如今,真的“朱三太子”落网,他大喜过望。虽然康熙一生都以“宽大仁慈”闻名,对手又是一个75岁手无寸铁的可怜老人,他也绝不放过。皇帝发下来的谕旨朱三即王士元,著凌迟处死。伊子……俱着立斩。前逃亡一生须发皆白的朱慈焕,被押上了刑场,眼看着两个儿子被斩首后,自己又被一刀刃凌迟。至此,崇祯的子孙被彻底消灭,真正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