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趣解汉字“国”

2020-09-28 18:27:13 作者: “思国之安者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人与国的关系,有族群或文化血脉意义的,也有地理意义的,也有法理或政治意义的。英语的state、country、nation等,似乎更能精准标注不同层面上的国家含义。但汉字的“国”又是怎么演化过来的呢?

话分两头。先来看与“国”同音的“郭”,从字源上探究,原本就是指守卫城邑或城区的岗楼,后来借指城墙外围的那一片区域。毛主席诗词:“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其中的“城郭”大体上指的就是人口集聚的生活区域,也就是人们世代居住的家园。

再来看“国”自身。最初的字形显示为“或”,即从戈从郭(省略为“囗加一”,表示有围墙的城邑。注意,囗读作“围”,并非口),会意为以戈(武器、武力)守卫城郭、城邑。“或,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可见,“或”就是“国”的本字。“国”的声符也正是因为“郭”的音义嵌入而产生的。“囗”的加入,强化了国境线的概念。眼下,有的国家在国境线上砌围墙,似乎有复古的意味。可是,在疆域辽阔的国境线上砌墙,那要花费多少人力财力?国境涉及国家主权,可以设防,未必处处砌墙。“砌墙”之举,也许会给历史留下个不大不小的笑柄。

随着城邦或诸侯地盘的扩大,逐步形成了更广阔的疆域概念,字形也相应地出现进一步演化。“郭”已不再是一片城邑,而可能是多个城邑构成并有明确边界的区域,也就是封建时代的封地或领地。由此,“或”的区域内涵加上“土”字,构成了“域”;而作为邦国意义的“或”,另外加上围“囗”,表示有边界疆域的“國”。秦以后,一个个小“国”被统一,从“或”走向了“國”,这个围字形的“囗”,无疑是大一统国家的象征。

至于简化后的“国”,恰恰说明国家已经摆脱单一的武力统治,而是要实行“王道之治”。“王”加上“、”这个治理的指事符号,是不是表明了治理能力的与时俱进呢?

“国”的字形演变,其实也反映了国家概念的多重内涵和不断完善。就中国而言,从远古的小国寡民到当今的泱泱大国,尤其是从积贫积弱、四分五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到建立新中国,其间经历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历史风云和艰辛奋斗!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家国情怀,是流淌在中国人血脉里亘古不变的基因。而这个“国”,就是祖国。若较真,古代的一个个城邦还不构成其为国家,但祖国似乎包含了她们。实体国家可以作为祖国的载体,没有实体国家,祖国只是个精神文化存在形态。所以,爱国包含了实体存在的国家和精神文化存在形态的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说,爱祖国和爱新中国是统一的。

所以,世界上最不能分割的,就是“我和我的祖国”!(沙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