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发现了两千多年前的骨头汤,检测结果竟改写了中国“火锅史”

2020-07-22 11:06:41 作者: 专家发现了两

火锅,作为一道红遍大江南北,备受人们喜爱的美食,一直以来都是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特别是在天寒地冻的时候,大家围坐在火锅旁,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感觉,别提有多爽了。不过,喜欢吃火锅的朋友可能不少,但是,对于火锅的历史,了解的人却不是很多。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火锅的那些事儿,让我们在吃美食的时候,也能了解美食背后的故事。

火锅,古称“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是中国独创的美食。

中国人吃火锅的历史,可以说是由来已久。这一传统的中国美食,早在两三千年前的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那么,问题来了:商周时期的人是如何吃火锅的呢?他们偏爱那些火锅食材呢?说起商周人吃火锅的历史,就要先说说青铜鼎的故事,因为,它是商周时期吃火锅的源头。

在商周的时候,鼎是人们用来做饭以及祭祀最为常用的炊具,它的作用跟现在的锅基本相同。但是,鼎的外形与现在的锅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都说三足鼎立,鼎就是由三条腿支起来的。所以,用鼎做饭的时候,不用额外搭建灶台,只要将它放在地上,将柴火放在鼎的腹下点燃,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正是这样的使用方法,才使得目前出土的众多鼎中,其腹下都有烟熏火燎的痕迹。所以,这种鼎实际上就是一种火锅,是一种炊具和盛用器皿有机结合的整体。

2010年11月,一座距今2400多年的秦墓,在陕西西安咸阳机场二期考古工地上,被考古人员挖掘了出来。与此同时,出土的还有墓中的一件青铜鼎、一件青铜钟、一件漆器残件。这鼎的高度在20厘米、腹径有24.5厘米,上面还有盖。

不仅如此,更让考古人员感到惊讶的是,在这个鼎里,竟然还有一锅骨头汤。在随后的科学鉴定中,考古人员认定:这些骨头是狗的骨头,也就是说,这个鼎里放的是一锅狗肉汤。于是,考古学者戏称其为“狗肉火锅”。由此可以证明,古代的中国人跟现代人一样,都对狗肉火锅甚是喜欢。

所以,这件事情经过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

其实,从1974到1975年的一年时间里,先后有两座西周墓葬,在陕西宝鸡市茹家庄被发掘出来,其中,有一只铭文“白乍井姬鼎”的文物,在二号墓中被发现。这个鼎的造型非常特别,因为,它只有一支足,上面是立耳鼓腹圆鼎,在底部的中央位置有一圆柱鼎足,并立在了一个三足的盘子上。

经过考古学者的反复研究和分析,认为:这个鼎并不是普通人用来做饭的鼎,而是当时的一种火锅。因为,它的底盘内可以放置炭火,对火锅进行加热操作,从而,保证火源与菜品处于分离状态。此外,还可以让火源和菜品同时端到餐桌上。

但是,从鼎本身的容量上来看,即便鼎内都盛满了菜,也只够一人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人员进行了进一步分析,认为:这个鼎在吃火锅的时候,应该是一人一个,就像现在的小火锅一样。

到了汉魏时期,人们发明了一种火锅的创新吃法,那就是“鸳鸯火锅”。同时,还会提前调配好各种调料,等待火锅中的食材熟了后,再蘸着调料食用。

所以,在随后的时间里,吃火锅这种就餐形式非常普遍。此外,经过相关研究人员的发现,那个时候的火锅种类非常多,且材质不单单是青铜一种,还有铁火锅、陶火锅等。更何况,除了使用这种分餐形式的“小火锅”外,人们还会根据自己的口味,放入各种汤料、调味品等。

在南京博物院位于江苏盱眙县境内大云山西汉墓中,考古人员出土了一件分格鼎。分格鼎实际上是将锅内的空间划分开来,让不同的食材,在不同的位置进行蒸煮。这样的操作办法,充分避免了不同食材,在同一锅汤中互相串味的弊端,而这个鼎的食用原理,相当于现代人常吃的“九宫格火锅”。之后,再配上各种特色酱料,保证食客们能够享受到酸、辣、麻、咸等不同的汤底味道。

当时,在刘非墓中出土的分格鼎,一共分为了五个格,中间圆格外面再分出四格。这样可以将猪肉、狗肉、羊肉、牛肉、鸡肉等不同种类的肉品,按照不同的类别,放在不同的容器中,可以做到在同一时间,吃到五种不同味道的火锅美食。此外,在刘非墓中,还出土了两套“染器”。这里的染器,主要是指吃火锅的时候,用来装调料的盘子。

查阅相关的资料,以及研究人员的反复分析,发现染器有盘状的,也有杯状的。如果,有加热装置,则可以叫“染炉”。不过,从染炉的出土中,专家分析道:汉代人吃火锅的方法与现代人的吃法还是有所不同的。因为,当时的汉人喜欢把调料先加热,再涮蘸着吃。

“染炉”的构造可分为三个部分:主体为炭炉,下部是承接炭灰的盘体,上面放置一具活动的杯。20世纪50年代在湖南长沙发掘出一套这样的炉具,时代为西汉晚期。发掘者认为:炉具可直接放在食案上,用于温热肉羹,又叫“烹炉”。不久,在河南陕县也出土一套,时代定在西汉中期,定名为“温炉”。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