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山街道新城逸境园社区,有一对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夫妻,恩爱走过64年。丈夫王光华,今年91岁;妻子王佩伶,今年也有87岁。
解放奖章
抗美援朝纪念章,1951年颁发
王光华出生于山东。“我15岁时,便作为一名卫生兵加入了八路军,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1947年10月2日“三户山战役”中,王光华和战友在护送伤员时,不幸被国民党发射的机关炮击中,数枚弹片嵌入左肘关节,至今仍有10多枚无法取出。
王光华、王佩伶都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当时不认识,在两个师。”
王光华所在的医疗组驻地西南有一间灶连着火炕的单间土房。房东是年逾60岁的老阿妈尼,听说志愿军要住到她的家里,老人家特别高兴,马上搬到儿子家,把房子腾出来给志愿军用。“连队把这里用做卫生队的病房后不久,就送来一位高烧39度的病人,我是病房军医,就将老阿妈尼的住房作为隔离病房。”
病人高烧不退,面色赤红,头痛得厉害。王光华反复学习从国内带来的唯一的参考书《希氏内科学》,没找到答案。眼看到了病程第4天,发现病人前后发际部位出现了红色斑丘修,并逐渐向面、颈、胸、背等部位发展。“我这才确诊,病人得的是虱媒传染病流行性斑疹伤寒。”
此后,又收治了同样病情的病人,在初步治疗病情稳定后,转向后方医院治疗。在卫生队治疗期间,未发生一例支气管肺炎等合并症。
让王光华夫妻印象深刻的是,1951年冬,部队因吃不上新鲜菜,患夜盲症、阴囊炎、舌炎、口角炎的较多。王光华所在的团卫生队开会部署,组织连队卫生员,带领战士上山采松针,然后煮松针水给战士喝。战士们每天每人都要喝一碗,松针水又苦又涩,他们喝得龇牙裂嘴的。“但是他们都坚持喝下去,不久就治好了部队大批维生素缺乏病症患者。”
1952年11月初,27军奉命换防回到祖国。“在出国作战的两年中,我在战斗中受到了考验,得到了锻炼,忠于职守,尽了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应尽的责任,我感到无尚光荣。”
战争结束回国后,王佩伶作为文化教员分到了军医王光华所在的部队才认识。有空的时候,军医找文化教员学文化,文化教员生病就找军医看病,一来一去,两人暗生情愫。
“后来,他在南京学习,我石家庄运输学校毕业后在安徽蚌埠实习。他提出结婚,我说我还不能结婚,等我实习完,至少自己要能养活自己吧。”王佩伶说。
两人于1957年喜结连理。婚后,王佩伶被分配到了合肥,王光华却从合肥调到了苏州,很快又调到西北大漠参加军事基地建设,与妻子分隔两地长达7年的时间。
其间王佩伶一边忙工作一边独自抚养儿女,度过了一段艰苦的岁月。“我问他在哪个部队,他说不知道。我说,能去探亲吗?他说,不能。”
基地完工后,部队撤到河南洛阳。1964年,王佩伶带着两个孩子也调到了洛阳。
在驻防洛阳时,面对喝剧毒农药自尽的病患,王光华在洗胃器球囊破裂的紧急关头,利用球囊下端胃管用嘴一口一口把病人胃中的毒药吸出来,挽救了一条生命。
5年后,王光华又调至解放军总后勤部吉林省白城办事处第321医院,两人的生活才算稳定下来,然而医院工作繁重,王光华也鲜少兼顾家庭。
1970年,王光华带领解放军医疗队深入内蒙古扎赉特旗开展医疗援助。为了给一位蒙古族老阿妈看病,本不会骑马的他,二话没说就翻身上马,在山区的羊肠小道上穿行了60里路,连夜赶到老阿妈家帮她治病。
1976年,王光华时任沈阳军区321医院院长,带领医疗队118人,奔赴唐山大地震现场进行救援。
王佩伶很理解自己的丈夫:“我们俩都是当兵出身的,当兵的人是不抱怨的,既然和军人结婚,早就做好这样的思想准备了,从来不觉得苦。”
如今,二位老人子孙满堂,生活安稳富足。今年疫情发生后,夫妻俩捐款3万元。王光华说:“国家培养了我们,让我们老有所养,国家危难的时刻,我们也要为国家作出贡献,我们不能再冲上前线,但能用这种方式,为祖国加油!”
凃贤平邵雨林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