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期的吴国有一个著名的“毒舌”,这个人的名字叫做虞翻。虞翻最早是会稽太守王朗的手下,到王朗的名字很多,读过三国的朋友都不陌生了,在《三国演义》中王朗不自量力去挑衅诸葛亮,被诸葛亮当场骂死。历史上的王朗远没有小说中描述的这么不堪,王朗是司马炎母亲的爷爷,也就是司马炎的太外公。在汉末群雄争霸时期,王朗还一度占据会稽郡,成为了东汉末年的一个小军阀。在孙策平定江东的时候,王朗被孙策俘虏,后来王朗被曹操召到许昌做官,而虞翻则留在了东吴辅佐孙策。
在孙策统治时期虞翻的脾气还是比较好的,经常能给孙策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因为孙策这个人脾气暴躁,假如虞翻敢于在孙策面前造次的话,恐怕早就被孙策一刀砍死了。然而到了孙权继位之后,虞翻就开始变成了东吴的“毒蛇”,他经常会侮辱其他的大臣,甚至还多次在公共场合顶撞孙权。而在三国的所有人物中,最让虞翻看不上眼的就要数于禁。于禁和虞翻可以说是往日无冤近日无仇,在于禁被东吴俘虏之前,两个人从来没有见过面。
于禁在公元220年的时候被关羽俘虏,关羽将他关押在江陵。后来江陵被东吴贡献,于禁才辗转到了中午。而于禁到达东吴的时候,曹魏和东吴属于盟友的关系,因此孙权用对待宾客的礼节来对待于禁。孙权的行为主要是为了拉拢于禁,然而一向“毒舌”的虞翻却看不下去了。根据《三国志》的记载,虞翻在公共场合羞辱于禁的次数就多达三次,其余没有记载的,更是数不胜数。虞翻是东吴的土著官吏,于禁在寄人篱下的情况下,根本不敢和虞翻叫板,每一次被羞辱,都只能忍住。
虞翻第一次羞辱于禁是在于禁刚刚到东吴的时候,于禁和孙权一起骑马出行,其他的东吴大臣都在旁边老实的跟着。毕竟于禁是曹魏的大将,孙权为了维持和曹魏的联盟关系,肯定要和于禁搞好一下关系。结果这时候虞翻忽然冲出来了,他拿着马鞭朝着于禁身上狠狠的抽打了两下。于禁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他一脸呆萌的看着虞翻。这时候虞翻说话了:你这个俘虏,竟然敢和我们的主公并排骑马。原来虞翻对于禁不满,是因为于禁和孙权一起并排骑马。
这下可把孙权给气坏了,孙权大声呵斥虞翻,让他赶紧离开。可是虞翻并没有轻易饶恕于禁,后来虞翻和于禁一起吃饭,在吃饭的时候,孙权和于禁谈到了魏国,于禁悲痛的流泪。旁边的大臣都安慰语音,唯独虞翻不以为然的说:你不要以为这样就能博取人的同情。到了后来孙权决定将于禁送回曹魏,大臣们都在给于禁送行,唯独虞翻来到之后劝孙权杀死于禁,并且说:这个人回去之后也不会被重用了,不如杀了他来警告以后投降的人。
虞翻之所以讨厌于禁,是因为于禁是一个曾经投降过的人。在襄樊之战时期,于禁的军队遭到了大水的冲击,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于禁率领军队投降了关羽。其实虞翻讨厌于禁是一个忠诚正直文人的正常做法,只不过虞翻这个人的太没有大局观念了,他不知道孙权需要用于禁来向曹丕示好,只知道发泄自己的愤怒和不满。后来于禁再回到曹魏后,被曹丕羞辱致死。而虞翻也因为多次触犯孙权,被孙权流放到了岭南地区,最终死在了岭南地区。虞翻的“毒舌”行为看似正义,实际上却是虞翻缺乏大局观念的一种表现,因此才会最终被孙权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