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条边与九台

2020-09-29 16:28:32 作者: 柳条边与九台

清朝视满族兴起的东北为“祖宗肇迹兴王之所”“龙兴之地”,为保护这一区域的“参山珠河之利”不被朝鲜人破坏,并防止外藩蒙古入侵,于是自崇德三年(1638年)起,在东北地区边缘修浚边壕,沿壕植柳,谓之柳条边,又名条子边,或称边墙、柳城。该工程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基本完成,历经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用时43年。

布特哈衙门所属兵马大队巡边总图

柳条边分两期建造:

第一期称为“老边”,至顺治十八年(1661年)筑成,范围以威远堡(今辽宁省开原市)为中心点,南至辽宁凤城,西南到山海关,全长近1000公里;

第二期称为“新边”,于康熙九年(1670年),由宁古塔将军主持修筑,从威远堡向东北展筑到吉林市,全长约345公里里。

柳条边示意图

边墙为宽、高均1米,总长度为1300多公里的土堤。堤上每隔5尺插柳条3株,柳条粗4寸,高6尺,埋入土内2尺,外剩4尺。柳条之间枝干交织,用绳连结,称之为“插柳结绳”,外侧挖一道宽8尺,底宽5尺,深8尺,其横断面为倒梯形的壕沟。个别地段不植柳挖沟,而是利用旧有明代长城修缮而成。

柳条边遗址

柳条边不似前代长城,没有凭险而设的坚固工程,也没有军事意义,其实质是一条标示禁区的界线。

因为是标示禁区的界线,因此有了“边内”“边外”的区别,边里为禁区,严加保护。其辽河平原部分,即人字形边墙下端、“盛京边墙”之内称“边里”,反之则为“边外”;吉林部分,其西部、北部属“边外”,其东部、南部属“边里”。

威远堡边门

柳条边沿线每隔一段距离开一座门,称为边门,供出入柳条边之用。老边设16座边门,新边设4座边门。各门设立哨卡,派兵驻守,实行军事化管制。每座边门都建门楼。门楼中间是过边的门洞,两边有耳房,一边耳房是囚室,一边住巡差。各边门都设有防御衙门,派驻文武官员,下辖披甲(全副武装的)兵30—40名,掌管开关、稽查出入人等事项。凡进出边门者必须持有当地官厅签发的印票,写明持票人姓名、年貌、脸色,验证核准后方可进出,并且要从指定边门出入,违规者一律拿获问罪。边门实质是稽查收税的封建关卡,同时又是联系广大东北地区的交通孔道。

清河边门匾额

除了边门,还沿边修建300余座边台和封堆,用以看守和了望及对边墙进行维护。每个边台设千总3—4人,下辖台丁150—200名。为加强管理,清政府对边门、边台的官兵都有严格要求及处罚规定。

“新边”共设29座边台,九台占据其中9座。自西向东依次为:第19台称“二台子”,在今东湖街道腰站村二台屯;第20台称“饮马河台”,在今东湖街道荆家村境内的饮马河西岸;第21台称“土台子”,在今九郊街道上台子屯,属于倒数第9座边台;第22台称“八台子”,在今苇子沟街道八台村,属于倒数第8座边台;第23台称“七台子”,在今城子街街道七台村,属于倒数第6座边台;第24台称“六台子”,在今城子街街道六台村,属于倒数第6座边台;第25台称“五台子”,在今德惠市五台乡,边墙从上河湾镇五台村穿过,因此称上河湾镇五台村为“小五台”;第26台称“四台子”,在今上河湾镇四台村,属于倒数第4座边台;第27台称“三台子”,在今上河湾镇三台村三台屯,属于倒数第3座边台。新边由此向东,过松花江,进入舒兰市法特镇境内。

回顾柳条边的历史,除乾隆厉行封禁外,清朝前、中期的管理总体上相对宽松。道光二十年(1840年)后,东北放垦弛禁,关内移民不断涌入,柳条边形同虚设。咸丰十年(1860年),清政府为开发东北,进而增加税收、巩固边防,彻底废弃柳条边。从此,柳条边淡出历史舞台,而东北也进入到“闯关东”的新时代。

来源: 九台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