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角落:故宫里的七个秘密

2020-09-30 17:30:57 作者: 隐秘角落:故

电视剧里经常看到不受皇上宠爱的嫔妃被打入冷宫。那么这个冷宫到底在哪里?

文 | 何映宇

故宫又称紫禁城。为什么叫紫禁城?紫,并非紫色,而是一个天文学概念。

中国古代讲究“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用天上的星辰与都城规划相对应,以突出政权的合法性和皇权的至高性。天帝居住在紫微宫,而人间皇帝自诩为受命于天的“天子”,其居所应象征紫微宫以与天帝对应,《后汉书》载“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紫微、紫垣、紫宫等便成了帝王宫殿的代称。

由于封建皇宫在古代属于禁地,常人不能进入,故称为“紫禁”。明朝初期同外禁垣一起统称“皇城”,大约明朝中晚期,与外禁垣区分开来,即宫城叫“紫禁城”,外禁垣为“皇城”。

这座紫禁城,现在已经成为了故宫博物院,对外开放。参观过故宫的游客不计其数,可是对于这座古建筑宫殿群,你们又了解多少呢?

元大都的皇宫在哪里?

我们知道,明朝并不是第一个定都北京的朝代。明北京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起来的,而元大都的前身则是金中都。那么金中都和元大都的皇宫在什么地方呢?

金贞元元年三月二十六日(1153年4月21日),金国正式迁都,改元贞元,改燕京为中都,定名为中都大兴府。中都仿照北宋汴京的规制,在辽南京城基础上扩建。而蒙古帝国灭了金国之后,1267年,在金中都东北营造新都即大都城,1276年基本建成。

元大都又名汗八里城,位于北京市旧城的内域及其以北地区。忽必烈迁都燕京后,居住在城外的金代离宫——大宁宫内。至元四年(1267年),开始了新宫殿和都城的兴建工作。中书省官员刘秉忠为营建都城的总负责人,阿拉伯人也黑迭儿负责设计新宫殿。郭守敬担任都水监,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

2016年4月18日上午,故宫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专家咨询会在故宫召开。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介绍了故宫隆宗门西遗址和慈宁宫花园东院遗址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在故宫隆宗门西,工作人员铺设消防管道时,意外发现了元大都皇宫遗址,经过考古发掘,发现故宫地基有三层,分别是元、明、清,故被称为“故宫三叠层”。这也是第一次发现元朝皇宫的存在。也就是说,元大都皇宫被埋在了故宫的地下!

元大都复原图

元大都皇宫的地上部分,我们还能看到的,就是当时南北纵贯的太液池(今北海、中海)御苑区的水体部分,最初是元朝人开挖的,但地上建筑部分已经荡然无存。明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朱棣下诏以南京皇宫为蓝本,兴建北京皇宫和城垣,元朝皇宫被全部推倒了,只留了下了夯土层在故宫的地下被埋藏着。

太和殿是皇上上朝的地方吗?

受影视剧的影响,现在很多人认为太和殿平时是用于上朝的,其实不是。

太和殿

太和殿在明清时期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并非处理政务之地。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清初,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改在保和殿举行。

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门、乾清门(为御门听政)、乾清宫(有大事或重要的事情时皇帝召见大臣所在地),晚清时期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上朝的地点也因此变为养心殿。

皇上平时住在宫里吗?

颠覆我们普通人的认识,不仅太和殿不是皇上上朝的地方,而且皇帝平时也不怎么喜欢住在皇宫里。

为了保证皇宫的安全,紫禁城的城墙造得非常高,达到了惊人的10米,象征封建皇权至高无上。平时城门也都关着,四面高墙除了几个透风的小窗,就没有别的缝隙,阻挡了空气的流通。

一到夏天,紫禁城内酷热难当,而且感觉压抑,养尊处优的皇上也是怨声载道。所以清代皇上爱住在有山有水风景好空气新鲜的园林里,北京故宫西侧的中南海,是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皇帝的心爱之处,而圆明园建成之后,清朝皇帝就爱住在圆明园,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几位皇帝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圆明园里,办公和生活大约一年三分之二的时间都不在紫禁城里。

宫里的人喝不喝宫里的水?

紫禁城里有很多井,但是宫里的人并不喝井里的水,而要人专门从玉泉山去运山泉水。山泉水当然要比井水更加好喝,不过玉泉山到故宫有20里路,非常消耗物力,所以当时规定,皇帝每天可以用50罐水,太后是20罐,而宫女与太监只能用2罐水。

此外,不喝井里的水也是因为人们认为宫内的水不干净。后宫经常会发生一些勾心斗角的事来,很多人都会选择投井自尽,比如著名的珍妃井,就是珍妃被太监推入井中淹死之地,这样的井水谁敢喝?

珍妃井

井里的水不能喝,但不等于井就没有用处。由于皇宫里都是木建筑,再加上古代人晚上照明的主要用品就是灯火,容易失火,留下这些水井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为了防火。而这些水井正好都遍布在每个别院里,故宫中几乎每个大殿的前面都有几口巨大的水缸,也是为了救火而准备的。这些大水缸名叫“太平缸”,有铁的、铜的,还有铜质鎏金的,每口缸都有一千多公斤重。所以说当时取水还是非常方便的,可以发挥灭火的功能。

即便如此,紫禁城内还是经常会着火,东六宫之一的延禧宫就曾多次遭受火灾。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