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没有贵族文化,因为在一千年前就消灭了贵族

2020-10-06 23:34:18 作者: 为什么中国没

欧洲一直有着浓郁的贵族文化,比如至今仍十分活跃的英国王室,就是现代贵族的典型代表,而历史悠久的中国,不仅没有留下贵族,就连贵族文化也一起被扫进了历史垃圾堆。

中国历史上有贵族吗?当然有,比如先秦时期的氏族贵族,诸如孔子、管仲、孙膑等,但凡在历史上留名的先秦人物,几乎都是贵族出身。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除了建立了大一统王朝,另一大成就就是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至此中国历史上再无“贵族”。为什么这里的“贵族”要打引号,因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崛起,晋升为新的贵族阶级,而门阀士族的崛起和消亡也是本文要讲述的主要内容。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刘禹锡《乌衣巷》

从小学时期,我们就开始诵读这首《乌衣巷》,尤其这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更是广为流传。

乌衣巷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上文德桥旁的南岸,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地带,三国时是吴国戍守石头城部队营房所在地。晋代王谢两家豪门大族的宅第便位于此地,由于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显身份尊贵,故得名乌衣巷。

被现代人所记住的古代文化巨匠,要么经历了常人所不能经历的坎坷,要么享受到了常人所不能享受的丰富物质生活,而从乌衣巷中走出来的王羲之、王献之、谢灵运等人则属于后者。

王羲之《兰亭集序》

因为家境殷实,不用为吃饱肚子而发愁,他们有大把时间去培养兴趣、实现自我。要问“王、谢”两家为何如此显贵,那得要从魏晋时期的门阀世家说起了。门阀的兴起

提起门阀,很多人会想到“霸道、势力大、有钱,世代继承”,没错,这些描述很准确。新华字典中对“阀”的解释是:古代指有权势的家庭。门阀则是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士族、势族、世家、巨室等。

先秦时期,类似于门阀的组织已经出现,《孟子·离娄上》中就有“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的表述。

门阀如何兴起做大的?原因诸多,但综合看来,主要是天下纷争的大背景和后期选官用人制度使然。

比如乌衣巷中的王谢两家,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许多家族都举族迁居长江以南避乱,司马睿在王氏家族的拥戴之下,于建康建立东晋,这使得王氏家族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淝水之战”中,以谢安为首的谢氏家族为东晋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这就奠定了陈郡谢氏为东晋以及南朝的当轴士族地位。

东汉选官用察举和征辟制度,这一制度有很大的操作空间,一部分地主富室与儒术礼法结合起来,“经明行修”,就可以累世做官,豪强地主盘根错节地控制着各级政权部门,封建的等级关系日益凝固化,一批“世代为官”的豪门阀阅开始出现。

到东汉后期,经过了两百年的经营,这些家族在各自的地盘上根深蒂固,形成了固定的利益集团,在朝为官的必定出自某一豪门,寒门学子只有拜入豪门,成为其附庸,才有机会被选拔入朝为官,用时下流行的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阶层固化”。因此,当时有句话:“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可谓描述贴切。

四世三公,袁本初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政权林立。各个豪门地主也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

曹丕称帝后,采纳尚书令陈群的意见,创立了九品中正制度,据《通典》记载:“魏文帝为魏王时三方鼎立,士流播迁, 士人错杂,详核无所。延康元年,吏部尚书陈群,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九品中正制一定程度上承袭了两汉的察举制,具体操作是指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举大中正必为在中央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这里的“中正”就是品评人才的官职名称。中正产生后,再由中正对各地的人才分为九个品级进行评点,最后推送吏部。

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但由于各地“大中正”由门阀士族把持,后来这一制度也就慢慢的变了味,评选标准也就主要看出身了,门阀势力借此进一步坐大。门阀百态

颍川,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地方。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中国众多姓氏的发祥地,历史上颍川人才辈出,数不胜数。在这里,孕育出了许多的名门望族。

据日本学者鹤间和幸统计,汉代关东地区著名豪族共计95例,其中颍川郡就有13例之多,是豪族最为集中的一郡。褚氏、郭氏、陈氏等广为人知。比如曹操得力的辅臣荀彧,便就是颖川的世家名门,陈群则出身颍川陈氏,被荀彧推荐给曹操的郭嘉则是颍川郭氏后人,世家大族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虎啸龙吟》荀彧

由于垄断了大部分的经济、教育等社会资源,门阀中不免会有许多纨绔子弟。但是,在生产力低下的阶段,他们将天下资源高度集中且世代传承,丰富的物质资源也帮助门阀子弟提前进入了实现自我的阶段,那一时期,许多的艺术成就来自于门阀子弟。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