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难平,李清照本是大宋第一才女,在二婚中被拳脚相加

2020-10-08 13:26:53 作者: 意难平,李清

我国的诗词文化渊源流长,最初始有词赋之祖屈原的《离骚》获得了“逸响伟辞,卓绝一世“的高度评价,历史长河中又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等一大批优秀的诗人、词人,更是在中华历史的文化中留下了多少余音绕梁、名垂千古的绝句,下有现代的开国元勋在诗词上的造诣丰富,但是在这里笔者想说的是—宋代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她本人留给笔者们的《菩萨蛮》中的“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等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词句绝唱,她在诗词文学上的才赋足以让笔者们惊艳绝绝,但同时她的个人人生经历则是让笔者们摇头惋惜与哀叹,叹她的生不逢时,叹她的命运坎坷,叹她的人生失意、辗转飘零。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她的父亲李格非是一个爱书之甚的人,家中更有万卷藏书,她的母亲更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素养,出生于这样的家庭之中,笔者们不难想象,她所接受的文化教育是何等的高深、深奥,再加之她本身聪明过人,于诗词文学创作之上有悟性,而且她少年时期生活于汴京,生活的环境经济繁荣、文化发达,面对这样盛大的京城景象,笔者相信就是在座的每一个国人看到此等现象,定会诗兴大发,一抒心中的豪情万丈,在这段期间,她写出了令世人拍手叫绝的《如梦令》,《如梦令》一经面世,便得到了无数才子佳人的赞美与推崇,而她的和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 两首中,直抒自己在研读大量古诗文献之后,对于唐代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兴衰,写下了自己深思得到的教训,借此表达自己对唐明皇的不满,并且暗地里劝诫宋朝统治者应对国家社稷更加上心,并且明智处理政事,不要给奸邪小人以可乘之机,而她这首诗的出现,也表达了一个青春明媚的二八少女对国家江山寄予的深切希望,并且抒发了对国家未来前程的担忧之情。

笔者相信更加能够使大家对她印象之深的则是她和赵明诚的婚姻,李清照的父亲当时作为礼部员外郎,赵明诚的父亲则是礼部侍郎,这等门当户对且年岁相当的联姻,也造就了一对金童玉女的出现,在这段婚姻中,李清照遇到了和她三观相合、目标一致的婚姻伴侣——赵明诚,而新婚的前两年,赵明诚依旧在太学读书,每当初一、十五便会告假回家与妻子团聚,而当时她们的生活经济来源有限,生活非常质朴,但是她们依旧保持着对于神秘古老拥有着时间沉淀的碑文的热情,这是属于她们独特的文化享受,即使是当赵明诚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后,但夫妇二人依旧过着非常朴素的生活,并且她们立下了广收天下之古玩奇字的人生目标,去领略曾经的辉煌和繁荣昌盛。

生活虽然简朴清贫,但是她们的精神文明是远高于当时之众人,她们过着这样高雅快乐且欢乐的生活,而好景不长,宋徽宗年间的朝廷党羽之争愈演愈烈,罪名竟然株连到了李清照的身上,李清照在这偌大的京城里,已经没有了她的立足之地,不得不只身离去,回到她的原籍地去,去投靠之前被朝廷遣回家的亲人们,而政治的大火也烧到了赵明诚一家的头上,赵家也离开了京师,李清照之后随着赵氏一家回到了乡里,相信在乡里的她们过上了如同桃花源般的生活,那浩如烟海的古诗文献和笔墨清晰的书籍上,留下了她与丈夫赵明诚的挑灯夜读和呕心沥血,而她更是经历了那可以铭记百年的耻辱——靖康之变,从此李清照也开始准备选择带着自己夫妇二人的珍藏准备南下,在南下路途中,她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保住了这一批文化之瑰宝,而当她们夫妇相聚没多久之后,赵明诚在奔赴就职道路上深受疾病而卒于建康,李清照也作文纪念他,她为保住赵明诚的心血而派人护送书籍文物,而可惜的是,金人攻下洪州,致使书籍文物犹如鱼入深海不可再寻,而她又只能带着少量的典籍仓皇出逃,由于形式压力,她希冀与投入朝廷,而在这样的颠沛流离之中,文物的下落可想而知,早已散尽大半,不负以往。

而后就发生了众所周知她改嫁张汝州,并勇于揭发张汝州一系列的罪行,之后她身陷囹圄,被他人救出之后,她的生活意志依旧高昂向上,诗词创作的热情更加澎湃,而诗人此人的经历,无疑会给她的诗词作品增添上一丝神韵,如果说青年时期的李清照是有才能,但是诗词却是充满着少女般的纯真与可爱,而到了人生后半期的她经过颠沛流离,丧夫之痛以及心血痛失,奸人哄骗殴打这等令人难过悲怆的经历后,可想而知,她的诗词创作又会走向何种的地步,面对着国破山河、江山破碎的她借用诗词来阐述自己的爱国热情和对于国事的看法,并借用大量典故和史上各路英雄的威武之举,高度赞扬了忠臣良将的智慧与忠诚,并且暗暗讽刺了统治者不做伯乐错失千里马的庸碌无能,更是抒发了自己对于收复失地的迫切愿望,而她自己也身处于暮年,更是渴望,在自己有生之年能够见到山河收复国泰民安,可惜她在怀抱着对于国家收复的希冀中默默去世。

这样一生坎坷飘零的李清照至死也不改自己的正直,即使所嫁非人,也敢于揭发,在这乱世之中再次沦落为孤苦无依的勇气不是谁都有的,在这里笔者希望大家能够勇敢直视自己的软弱,不要使自己陷入黑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