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天下纷争,四方豪雄并起,许多我们熟悉的历史人物登上了时代的舞台上,刘备、曹操、孙权……他们明争暗斗,纵横捭阖,最终造就三国鼎立的壮阔画面。
三国之间互相攻伐,或敌或友,各自都使尽浑身解数,欲一统华夏神州,却没料到万里河山尽入司马氏的瓮中,三国归晋。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当年曹操帐下的区区黄门侍郎,司马懿。
世人皆知他隐忍,但却不解他为何隐忍至死,直到古稀高龄才行篡国之事,他到底在等待什么,或者说他到底在害怕什么?让我们看看他在曹操时期的表现:
魏武帝曹操可谓是一代雄主,功勋卓著,帐下文臣武将皆是人中龙凤,麾下精兵无数,天下十三州,他一人独占九州,于北方傲视群雄,独领天下风骚。
初入曹营的司马懿虽有才华,但有荀彧、贾诩等顶级谋士在上,再加上生得一副“狼顾之相”,为曹操所忌所疑,他根本没有机会掌权,只能在乖乖做好自己的本分。
这个时期的司马懿,不过是被曹操强制召来的小小文学癖,生死都捏在曹操手中,即使遭受曹操的打压,也不敢有任何悖逆,更不用说造反这种寻死之事,活生生一个无权无势的下属角色。
直到曹丕继位,以魏代汉之后,这种情况才发生了改变。
曹丕在司马懿的大力帮助下,讨得了曹操的欢心,接过了曹操的王位,更以魏王为跳板,登顶九五。
故而在魏文帝时期,司马懿受到曹丕的重用,官位有所升迁,也拥有了一些权力,不过这权力也只是让他参与处理一些政务,手中并没有一兵一卒。曹操曾对曹氏族人说过: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而在身为一国之君的曹丕看来,事关国家存亡的兵权更是断然不会交付在这种“非人臣”的人手中。
曹氏对他的防范司马懿心中十分清楚,他一直都很清楚。手中无兵无将的他没有任何言谈造反的资本,他只能继续等待着,小心翼翼,不敢有表现出丝毫不满。
不过事无绝对,曹丕征伐东吴时染上重疾,无奈托孤给司马懿和其他三位辅政大臣。
此时的司马懿终于手握兵权,一切似乎都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遗憾的是,这注定是司马懿的一厢情愿。
新皇曹叡才智卓绝,一手帝王之术玩弄得炉火纯青,登基不久,四位托孤大臣的权力就他被架空;司马懿也被派往边疆,虽有兵权,但无法在朝中发展党羽,没有造反的机会,对曹魏政权形成不了任何威胁。
遗憾的是,曹叡和曹丕一般,亦是非常短命,不得已将幼子托孤给司马懿和曹爽。
两代皇帝更迭,曹家麾下昔日的良臣猛将已经消亡殆尽,司马懿似乎看到了机会,不过眼前还剩下最后一个强大的对手——同为托孤大臣的曹爽。
大权在握的曹爽是曹叡留下来制约司马懿的最后一道关卡,若是他能妥善利用手中的权力,司马懿这辈子都不会有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机会,怎奈曹叡所托非人。
曹爽成为托孤大臣之后,不断排挤打压司马懿,任人唯亲,放纵部下为非作歹,飞扬跋扈,独断专行,更是僭越帝王所用礼仪,将曹叡后宫的几个才人收为自己的小妾,妾先帝之妻,悖绝人伦,大逆不道。
对于经受曹家三代打压的司马懿而言,但凡曹爽身上有一丝曹操曹丕的影子,心中的畏惧都会促使司马懿走向忠臣这条路;怎奈曹爽太过荒唐,比董卓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的人,已经再难让这个历经三朝的老臣臣服了。
不管是为了保住自己这一脉,还是因为心中隐匿几十年的野望,高平陵之变已经在杀戮中应运而生。
司马懿熬死了曹家三代人,直到古稀高龄才敢造反,司马懿如此忌惮曹氏的原因就是曹家有曹操,曹丕,曹叡这三位贤明威武的君王。
这三人无论何时都牢牢地镇压着司马懿,长久的镇压使司马懿心中产生恐惧,恐惧渐渐衍化为臣服,故而隐忍不发。
而在曹爽当权时期,这个董卓式的家伙已经再难让司马懿有丝毫畏惧之心了,不畏惧了,也就不臣服了。对于三代人都未曾信任过自己的曹家,司马懿的谋反是偶然,也是必然,毕竟君不以臣为臣,臣不以君为君嘛。声明:本文章属『史海浮舟』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