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逢人就称自己是豫州牧,这究竟是个什么官位,刘备那么喜欢?

2020-10-13 05:09:44 作者: 刘备逢人就称

三国中,刘备的人设是一个以德为怀,知人善任的好人,但是鲁迅曾直言:刘备之德近乎伪。实事求是出发,刘备的本性确实善良,同时也是一个能屈能伸的汉子,他的善更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甚至是委曲求全,否则最后也不能建立蜀汉。

而在整部小说中,让刘备一直耿耿于怀的还是“刘豫州”这个坎。很多人都知道刘备并没有真正做过豫州牧,可是为何他要如此好脾气的收着这个名号呢?因为这个“刘豫州”的名号刘备又受了多少委屈呢?

图片:刘备在蜀汉剧照

一、豫州牧的来源

我们经常念叨着:一言九鼎,这里的九鼎其实最早指的就是我国的九州。大禹时期为了方便管理,将天下划分成了九个区域,大致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因为时代不同,记载不同,有些史书上的州名会有些许差异,但是豫州从来没有改变过,豫州的地盘中心在现今的安徽亳州。

三国的背景是在东汉时期,这个时期的官位还是比较复杂,而且过于书面化,很多读者都被绕晕了,这里面大致有:太守、郡守、相、刺史、州牧等等。

这些官位名称随着历史的演变,渐渐在不同的朝代消失,所以如果不是很熟悉秦朝和东汉历史的读者,会觉得这些官名很陌生,也搞不懂刘备的这个“豫州牧”到底官位有多大,值得他如此执着相守。

图片:刺史刘表剧照

1、秦朝雏形

秦朝统一之后,在设立地方官员的时候就将全国分成了36个郡,这就是秦朝的郡县制。每个郡都有一个太守,这个太守既管行政又管当地军事,权力集中在太守手上,这也是最大的弊端。

后来为了遏制太守的权力,还多了个“相”,只是相和太守就如同省长和省委书记的关系,“相”大部分时间只能听从于太守,因此在秦朝,太守的权力极其集中。

图片:秦朝的郡县制分布图剧照

2、东汉改制

汉朝建立之后,在地方统治上沿用了秦朝的大部分制度,为了方便更细致的管理,将九州细分成了十三州,将太守降为郡守,地方管辖范围缩小,州成了更高级别的管理单位。

同时为了监督郡守,朝廷还派出刺史作为眼线分到各个州,只是让皇帝没想到的是,下放的刺史觉得山高皇帝远,到了地方州之后如鱼得水,俨然成了当地的土皇帝。

到了东汉末年,朝廷对于地方的管控能力已经越来越微弱,地方割据开始日渐严重,同时,由于地方农民起义越来越多,为了加强控制,东汉朝廷用微弱的力量又派出了“州牧”,将几个郡集中起来再多派一级官员进行调配管控。

图片:东汉朝廷派出“州牧”剧照

州牧虽然说和刺史的官阶是差不多的,但实际上州牧的权力大于刺史,就连薪资也比刺史多,并且州牧可以统一管理军权。三国时期,豫州的治所在安城,下辖颍川郡、陈郡、鲁郡、汝南郡、谯郡、弋阳郡、阳安郡、襄城郡、汝阴郡9郡,以及梁国、沛国2国。

以后的都督、节度使等其实指的就是东汉末期的州牧,官位大小与能力范围都是雷同的,这样看来就比较明白,为何刘备如此执着追求州牧这个职位了,只是可怜的是,当时的东汉朝廷过于弱小,刘备的这个豫州牧其实并没有得到朝廷正式授命,哪怕他被推举了三次依然是一场空,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图片:刘备在朝廷剧照

二、三次被举荐豫州牧

1、陶谦的假情假意

陶谦和刘备之间的牵扯要从曹操说起,陶谦当时是徐州的州牧,掌管着徐州及周边的一些小地方。曹操占据兖州之后,势必要对外进行扩张,徐州是曹操眼中的肥肉,因此对陶谦发动战争是必然的。

但师出无名,曹操等待了很久,终于迎来了一个契机。陶谦误杀了曹嵩,借着这个名头,曹操带领大军对徐州开展了掠夺,这一战,曹军旗开得胜,一下子就攻下了十几个城池。

陶谦焦头烂额之际,就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田楷则推荐了刘备。刘备向陶谦献计断了曹操的粮草,曹操迫于无奈只好停战,撤回兖州,就这样,陶谦和刘备搭上了。因着这份情谊,陶谦就将刘备推举到了属于豫州牧掌管的地盘小沛做刺史。

图片:陶谦向青州刺史求救剧照

这个举动看着似乎合情合理,但如果深究就能发现陶谦的老谋深算。小沛是属于豫州牧掌管的,但是当时军阀混战,陶谦早就对徐州边上的小地方进行霸占,小沛就是被陶谦硬占过来的。

小沛名义上是属于豫州的版图,但当时实际控制小沛的正是陶谦,让刘备去小沛当刺史,听起来似乎是对刘备的举荐,其实陶谦真正的用意还是想让刘备当自己的爪牙。

可是这次举荐并没有获得东汉朝廷的认同,甚至小沛的直属豫州牧也没有答应,刘备第一次被推举到豫州刺史这个官位,其实上任得是名不正言不顺。

图片:陶谦举荐刘备剧照

2、吕布有样学样

刘备吃的一次亏是在对待吕布这件事上,收留吕布是个错误的决定,因为后来吕布闷不吭声的又霸占了徐州,本来陶谦去世,暧昧不明的遗嘱被许多人认为刘备可以继承徐州,没想到半路杀出个吕布,让刘备吃了个哑巴亏。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