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连年征战,单单与匈奴就打了四十多年,资金从何而来?

2020-10-13 18:33:43 作者: 汉武帝连年征

"鬻棺者欲民之病疾也,畜粟者欲岁之荒饥也"。商人重利轻别离,当然也是得钱最快最容易者。

文帝、景帝时,虽然贾谊和晁错曾经提出过打击商人的建议,不过都没什么实质性的行动。汉武帝在位时,不仅经常对外用兵,其本人也是非常奢侈,吃穿用度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所以,他把目光再度聚焦在了商人身上。在桑弘羊的建议下,算缗和告缗制度问世。算缗是强制性的从各个阶层的商人乃至贩夫走卒中收取缗钱,他们要向朝廷报告自己的存款,而后按照标准将自己的钱,交给官府。

但是有很多人,都选择了少报。这种问题,在当时十分常见。谁愿意把自己辛苦赚来的钱,平白无故的被强迫捐赠出去。于是告缗应运而生,朝廷直接派人走街串巷的去调查各家有无隐瞒财产,一经发现,全部查处没收,地方留一点,其余的上缴中央。

这种抢劫式的横征暴敛,奏效很快。国家财政,立即得到扩充。大量的土地,金银器皿,奴婢,也都成了公有财产,说白了就是汉武帝一人的。

(三)、穷兵黩武民生苦,毁誉参半后人评

李世民曾说"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他站在君王的角度,自然该把此二位当成偶像。可若站在百姓的立场考虑,大多数人都是不愿意国家杀伐的。

一旦开战,税收就会增多,而家中的子弟也要被迫上战场。而打下来的疆域,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即使有万国来朝出现,那跪拜的也不是汉朝的子民。在这伟大功业的背后,苦苦挣扎的百姓,又有谁去在乎。

1. 卖官鬻爵扩来源,底层人民徒悲惨

"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那些年的刘彻就像魔怔了一样,疯狂扩张,本人也是奢侈无度。而从商人那里抢来的钱,也并不能满足作战和生活所需。

因此,他又开始卖官职爵位。只要有了官爵,那就成了人上人。所有的官职明码标价,只要你有实力,就能够得到。本来官吏和三老还有军官们没有纳入算缗制度,而他们都想着给自己的儿孙谋个好出路,所以争相购买。

而只有获得了官爵之人,才能够免于兵役,徭役。所以,百姓们还是要在底层苦苦的挣扎着。只要前方打了败仗,就强制性的让其上场补位。

他们买不起官,也购不起爵,只得去充当炮灰。而那些富商巨贾都对国家失去了信心,不再从事商业活动,就连小商小贩都少了很多。如此一来,市场经济遭受到了重创。虽然短时间内国家聚敛了大量的财物,不过后患无穷。

2. 亡羊补牢悔之晚,大伤元气留祸患

清朝的康熙皇帝和汉武帝有几分相似,他们在位时不遗余力的解决掉来自周边的隐患,有些不能斩草除根的也使其大伤元气,对自己不再构成威胁。

但康熙的接班人雍正,那是出了名的勤政务国,可汉武帝却把江山传给了不经世事的小孩子,他根本没有那个力挽狂澜的能力。

虽然以后出现了宣和中兴的局面,但那不过是昙花一现,最后还是被外戚篡了权。汉武帝虽然打赢了匈奴,可他早年间近似疯狂式的搜刮民脂民膏,致使国家经济陷入了瘫痪状态。

小农经济,本来就脆弱异常,又怎能负担的起连年征战杀伐。很多人都在不假思索的吹嘘汉武帝,可如果自己回到那个年代,又会以什么样的身份遭遇什么样的处境。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汉武帝时代,如果是底层百姓,那几乎没有活路,除了被强行征兵,就是辛苦一生,什么也得不到;如果是富商巨贾,财产悉数被罚没,也没有出路;倘若是高祖子孙,那整日只能生活在战战兢兢之中。

结语:

除了"吃老本"以外,他可以一刀切式的劫掠富人,也可以割穷人的韭菜。

整个国家都是汉武帝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随便弄些政策,财富就会源源不断的收入囊中。他的出发点是自己,而不是天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