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武帝纪》孙权遣使上书,以讨关羽自效。
《建康实录.太祖卷》二十四年秋,权表汉天子,自率陆逊、吕蒙等西征关羽。
《三国志.张辽传》关羽围曹仁於樊,会权称籓,召辽及诸军悉还救仁。
综合史料来看,是孙权主动向曹操表达联合之意的,《建康实录》中说是上表天子,说白了不就是和曹操联合吗,只不过具体过程应该是保密的,不然的话,消息泄露,关羽总不至于还不撤军,回防荆州。
同时张辽作为曾经长期驻守合肥,击溃孙权最具野心的一次进攻,威震孙氏集团,之后就一直驻防于江淮一带,成为遏制孙权北上的一把利刃,曹操能够调集张辽西进去救援樊城,可见当时孙权拿出的诚意足以打动曹操,不然话大范围从江淮地区抽调兵力救援樊城,就不怕孙权趁机夺取合肥,进占江淮之地吗?
那么话说回来,孙权为何会选择偷袭荆州,诛杀关羽的策略,而不是等到关羽夺取襄樊,再趁机北上呢?总的来说,孙权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可以说就算关羽真的夺取襄樊之地,之后会不会再度大举北上,还要看刘备集团的战略抉择,而且即便关羽率军北上,驻守江淮地区的曹军也未必会有所削弱。而对于孙权来说,如果可以以较小代价占领荆州全部,并成为三方势力中实力中等的集团,对于其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当时的局势是,刘备集团正在崛起,但是还谈不上取代曹氏集团,成为三方势力中的最强者,但是令孙权感到忌惮的是,刘备的实力正在稳步上升,已经具备了超越孙氏集团的条件,如果坐视刘备集团做大,那么孙氏集团的利益就必然被侵蚀。
且不说关羽拿下襄樊之后,刘备集团实现对长江中上游的掌控,孙权沿长江一线布置的防线有被刘备击溃的风险,更为主要的是,随着刘备实力的增强,在孙刘联盟中,其话语权必然增加,那么孙权就只能成为依附于刘备而存活的地方政权,孙氏集团也就出去了足够的发展空间,只能走联合刘备,对抗曹操这一条路,也丧失了夺取天下的能力,有野心有志向的孙权自然不愿面对这样的局面。
而且偷袭关羽,拿下荆州,也使得孙权拥有和北方曹操划江而治的资本,占据长江中下游,并且获得曹操默许的割据江南,稳步发展几年,也的确可能拥有北上攻城掠地的实力。
只能说孙权和刘备一样,对于局势发展太过自信了,刘备认为孙权不会偷袭关羽,而孙权则认为刘备不会发兵东进,可以说刘备集团的衰落阶段,正是夷陵之战,襄樊之战后,刘备集团虽然遭遇创伤,但是还没有被踢出局,可是夷陵之战后,这天下就和刘备集团没有关系了。
而两败俱伤的孙刘联盟,则给了曹氏集团足够的恢复期,加之襄樊、夷陵两战,孙刘联盟之间的裂痕已经无法弥补,孙权想要成为联盟的主导者,成为左右天下局势走向的中间力量也不可能了。
有人说孙权败笔在于杀了关羽,这就有些太过强调关羽在刘备心中的位置了,历史是上也只是简答提过,刘备和关羽的私交不错,但是对于刘备来说,荆州之地以及留守的军队要比关羽重要的多,所以说杀不杀关羽都无所谓,都会引起刘备同样的敌对意识。不然孙权活着关羽,之后给刘备送回去,刘备就可以当做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怎么可能。
后面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孙权诱降了糜芳和傅士仁,襄樊前线的关羽所部也被曹军击败,溃败的关羽军分崩离析,关羽西逃途中也被孙权所部抓获斩杀。
总的来说,襄樊之战,算是刘备曹操双方汉中之战的延续,而孙权成为了此战中决定局势发展的关键力量,可以说孙权本意是想成为决定天下归属的中间砝码,让孙氏集团成为进退自如的势力集团,可能他在襄樊之战后,有很多措施去联合刘备,弥补联盟裂隙,以求局势发展更加有利于自己,只是他低估了刘备复仇的决心,孙权算盘打的蛮好,不过刘备的决战显然在他的意料之外。
参考资料《三国志.先主传》《三国志.武帝纪》《三国志.吴主传》《三国志.关羽传》《三国志.张辽传》《三国志.杨洪传》《三国志.文聘传》《华阳国志.刘先主志》《建康实录.太祖卷》《资治通鉴.汉纪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