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的刘禅,是因为什么原因,让他在历史中步入这个结局

2020-10-15 17:26:40 作者: 乐不思蜀的刘

刘禅(207年-271年),三国时期蜀国的第二代君主,先主刘备创建的第三季汉帝国的继承人,他在历史中一直是以昏君的形象流传后世,但是到了最近几年,他的形象开始反转,很多网友都开始给他翻案,认为刘禅本身还是很厉害的,一代雄主说不上,但在大统一王朝中混个守成令主的美誉不成问题。

刘禅

那么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刘禅真的这么厉害吗?

笔者认为,刘禅虽然称不上明君,但也绝不是一个昏君,他做到了很多皇帝都做不到的事,那就是放权,把合适的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发挥出了极佳的作用。在前期,刘禅非常信任诸葛亮,将蜀国所有的权力都交给他而没有一点怀疑,在诸葛亮领兵北伐的时候,也没有因为想夺回权力而搞出任何乱子,无疑是一个十分聪颖的君主,知道审时度势。

刘禅

在诸葛亮死后,给诸葛亮最高的荣誉,为他立庙,是第一个以君主的身份给臣子立庙的人,这极大的收拢了蜀国的人心。蜀国的人看到当了十几年权相的诸葛亮不仅没有被秋后算账反而得到了如此高的荣誉,纷纷归心,他将诸葛亮死后人心涣散的蜀国重新凝聚起来,形成了一个紧密团结在皇帝身边的集体。

并且在之后大力的支持诸葛亮的后继者,如蒋琬、费祎、姜维等,其中蒋琬掌权十二年,在刘禅的支持下将蜀国治理的井井有条,国力蒸蒸日上。这样一个君主,怎么也不能说是昏君吧!但是为什么刘禅明明干的不错,却还是亡国了呢?

诸葛亮

是什么原因,让他步入历史中的那个结局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个。

第一个是国力的差距,蜀国和魏国的国力相差很明显,在汉末三国时期,天下分为十三州, 其中魏国占三分之二,据有幽州,冀州,并州,青州,徐州,兖州,豫州,司州,雍州,凉州等十州,而蜀国只有益州全境和交州的一部分,可以说大汉帝国留下的精华绝大部分都被曹魏占领了。哪怕蜀国经过诸葛亮、蒋琬、费祎三代能臣贤相的治理,国力一日胜过一日,但是和魏国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

三国疆域分布

因为两国人口差距太大了,公元221年蜀国建立时只有大约90万人,而魏国当时却有443万人。在人口这方面,哪怕蜀国已经做的很好,而魏国做的不太好,蜀国也不可能赶得上魏国。在古代,人口是最重要的,因为生产力不发达,所有的生产活动都必须由人来参与,因此在蜀魏两国人口差距越来越来的背景下,蜀国国力和魏国国力差距也越来越大。

第二个是蜀国本身的不团结,汉昭烈帝刘备建国的基础是他的军功集团,但是他治理国家依靠的却是荆州和蜀中这两个派系。在军功集团强盛的时候,还能够维持一个三角平衡,但是随着关羽家族、张飞家族的衰落,军功集团这一角渐渐发挥不出作用,被诸葛亮强行压制的荆州士人和蜀中大族的矛盾日益突出,刘禅因为幼年的经历,导致他确实只是一个仁厚之主,没有雄主的气魄,无法将这个矛盾压制住。而继承诸葛亮地位的蒋琬、费祎又因为威望的不够,无法发挥出作用。所以蜀国在后期内部矛盾重重,这也是为什么魏军一到成都, 就有人开城投降的原因之一。

人口

第三个原因是刘禅统治后期的昏聩,刘禅前期确实是一个比较贤明的君主,但是当皇帝的时间越久,受到的腐蚀也就越大,特别是年老后的皇帝,非常容易犯错误,纵观整个历史,各种例子屡见不鲜,连英明神武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无法幸免。刘禅统治后期,宠信宦官,疏远士人,导致蜀汉内部很多人都对他不满意,从而心向实力明显强大很多的魏国。

这三个原因只是比较主要的原因,还有其他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笔者就不一一列举了。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能够得出一个结论,刘禅或许能力的确不太出色,但他绝不是一个昏君,是很多客观的原因导致他最终失败,只能“乐不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