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棣执政时期,几番派出豪华阵容的船队远洋。但是,到了朱棣死后,其后代居然为了海盗头疼不已。倭寇是贯穿于明朝历史的一个话题,只是到了后来大部分的“倭寇”都成了本土人士。
其实,记载当时抗倭的文字,除了正史外,明人采九德的《倭变事略》一直为史学者所重视。这其中,记录的是嘉靖年间浙江海盐县受到倭寇侵扰的事情,这段时间正是倭寇肆虐的高峰期。
然而,多数人会从“倭寇”一词,简单的认为就是日本人。但事实上,在嘉靖年间,这些人的身份大部分都是中国人。对此,《明史》也从不避讳这一点,“大抵真倭十之三,从者十之七。”
那么,中国人为什么要假扮倭寇呢?
原因很是简单:没饭吃了,干脆“浑水摸鱼”。
其实,明初的时候也有倭寇,但那时的倭寇还真的都是不折不扣的日本人。在朱元璋执政时期,明朝和日本是有贸易来往的。不过,日本的这一段时期国内形势很是混乱,使得一些胆大者做了海盗。
为何倭寇现象后来会愈演愈烈呢?
跟明朝的“禁海令”有关。
说白了,海域是国家的,百姓不能私自出海,更别提靠“海产品”谋生了。其实,看看中国明朝的地图就知道了,海岸线很长,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此令一出,等于断了沿海百姓的谋生渠道。由此可以解释,为何明朝抗倭斗争反反复复,不但不能铲除,还时不时的被倭寇反扑。
最后,沿海百姓不能公开买卖就转为私下交易,甚至,还很欢迎倭寇,从而间接地支持、纵容了这一现象。要知道,贸易的本质就是各取所需,看着倭寇们赚的盆满钵满,自然就有中国人动了心思。嘉靖年间的几个大海盗头领,都是中国人,如:汪(王)直,和日本人联手,私贩货物,居然很得日本人的尊敬,至今在日本民间都是有口皆碑。
在日本人眼中,这些“假倭寇”难道不是竞争者?
确切来说,是同谋。
本土人至少有个语言和地域的优势,但在刚开始的时候,这些人只是充作倭寇的前锋人员。虽然,倭寇也抓人,不过,他们只要青壮男子,年老的会直接杀掉,至于女子的下场和奴隶没什么区别。
其实,这些抓人的倭寇也并非情愿如此,只是,如果他们不卖力那他们的下场会很惨,便索性拼了。所以,在一些史籍中会记载,这些倭寇拿着“著名”的倭刀,有多么勇猛。对此,很多人会狂喷当时的明军怎么那么没用?但换个角度想想,一边是生死度外,一边是贪生怕死,胜负早已定论。
这期间,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投身于“倭寇”的行列,沿海民众的支持就更为明显。用当时官员的话说,就是“海滨人人皆贼”,说的更严重些,就是“自节帅而有司,一身之外皆寇也!”
所以说,是朱元璋的“禁海令”,直接开启了倭寇的泛滥。
到了嘉靖时期,那时西方的航海已进入快速的发展时期,掠夺资源成了他们的头号任务,自然也不会放过中国。于是,有葡萄牙人来到中国的一些沿海城镇进行侵扰,这引起了朝廷的警惕。不过,朝廷并没有采取主动的防御,而是更加严厉地执行禁海令。
可能,皇帝以为只要“禁”了,就一切太平了。可能,在皇帝看来,都是因为自己的臣民为了换取一些钱财,才会“勾结”这些外贼。可是,渔民不就是靠着“渔”生存吗?在无耕地,且不兴商业的沿海地区,国家不让从事渔业了,他们该怎么办?只能假扮日本人了。
到了最后,在倭寇的组成中,除了一般认知中的凶徒、逸囚外,还有书生等。而当时,汪直就是贩私盐的,这也是个掉脑袋的活。徐海是杭州虎跑寺一和尚,萧显和陈东是书生。这说明什么?那时的民生状态实在太糟糕,大家宁愿冒着身家危险都要如此,这和造反其实没有多大的区别。
此外,他们为了保护自己及家人就取了假名,或用绰号。如:汪直,日本当地的资料为“王直”,说他在海上霸行时,用了母亲的姓“汪”。
按照一些资料的说法,这些假倭寇的规模越来越大,最后,真正的倭寇甚至不到10%。其实,这些假倭寇还是想正大光明地做买卖的,所以,他们便在官府剿倭的战斗中很是配合。因为,这些中国人还是存了一丝幻想,认为只要立了功,朝廷没准会给个机会。
当时,在地方官员默许“私市”的暗示下,汪直主动配合官府且十分卖力,甚至,平定了陈思盼等多股烧杀掠夺的海盗集团维护了沿海秩序,也逐渐确立了自己“海上霸主”的地位,并试图在舟山沥港重建双屿港的繁华。然而,福建的萧显、邓文俊、林碧川、沈门,广东的何亚八等,以及一部分汪直的部下,如:徐海,竟引导倭寇袭击中国内地。
最终,因为汪直无法剿灭海盗,又无法约束自己的部下,使得他成了“入寇”事件的主要责任人,被胡宗宪和王本固诱捕处死。由于群龙无首,倭寇之患又严重起来。据《国榷》载:谈迁云:“胡宗宪许汪直以不死,其后议论汹汹,遂不敢坚请。假宥王直,便宜制海上,则岑港、柯梅之师可无经岁,而闽、广、江北亦不至顿甲苦战也。”
汪直死前所说的“死吾一人,恐苦两浙百姓”一语成谶,很快“新倭复大至”。
参考资料:
【《明代私人海上贸易商人与“倭寇”》、《嘉靖时期的倭患》、《倭变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