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事?人力胜天是很难的,即使刘备手下文武兼济,但终究和曹操是此诚不可争锋的。
曹操地盘广、人口多,实力雄厚,输得起。
无论是鲁肃的塌下策还是诸葛亮的隆中对,甚至是孙策的托孤和周瑜的两分天下都明确指出了,曹操不可争锋,当拿下川蜀和荆州,待时局有变,才能北图中原。
那么时局不变呢?很显然这些人杰很清楚,曹操的综合实力雄厚,不是靠一两个人才说能改变的。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韩信能依靠蚕食鲸吞各个诸侯,从而连百万之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刘备起步太晚,这一点东吴也是一样,当时的地盘和诸侯大部分都被曹操给吞并了,刘备能拿下的只有荆州和川蜀,何况荆州一直都是孙刘两家划江而治的。
在汉中之战爆发的前夕,刘备还带兵支援关羽,然后蜀汉实际上归还了东吴三郡,也就是说刘备实际上不欠东吴什么荆州,荆州的其他地区是刘备一刀一枪打出来的。然而东吴鲁肃一死,吕蒙、潘璋等鹰派就撺掇这孙权要拿荆州。
好死不死,关羽看不清形式,不仅无礼拒绝了孙权的联姻,还中了陆逊骄兵之计。实际上关羽能力是很强的,但实际上缺点太严重了,说是政治白痴并不为过。
首先人家孙尚香都能嫁给刘备,娶你女儿有何不可?其次汉中之战,刘备和曹操打了两年,可以说掏空老底,才取得胜利。对曹操的整体实力来说并未伤筋动骨,这是根基浅薄的刘备所无法比拟的。蜀中有多惨?杨洪建议诸葛亮“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就是几乎全民皆兵,妇女都出来运粮了。这样情况下,关羽发动襄樊战役真的是玩火自焚,明明得罪孙权,却又无视吴国喧嚣而至的夺荆州之势力。又倾巢而出攻打曹仁,这时候的刘备根本无力支援,哪怕是上庸的刘封一没有听说刘备要支援关羽的命令,二也没有能力和实力来支援关羽。
上庸实际上有三股势力,局势复杂,本土势力申家势力不小,后来配合孟达、夏侯尚、徐晃赶走了刘封,上庸片刻易主。孟达和刘封也是早有龌龊,刘封一来就夺走了孟达的军乐队,认为孟达太过有排场。刘封自己的军队想要掌握好上庸就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何况支援关羽,一来无命令,二来关羽自己也和刘封关系不好,三来实力不足,支援少了成炮灰,多了再丢了本职工作,本就处于嫌疑之地那就是做死了。所以刘封不救,刘备没时间也没能力救。要知道关羽死后,刘备为了攒够士兵和粮草足足等了一年才起兵伐吴,中间还死了张飞。
实际上关羽从出兵到荆州丢失不过5个月,首先肯定的是这不是刘备授意的,在交通不变的古代,刘备或许收到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消息的时候,关羽已经败走麦城了。
从汉中之战胜利,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占据巴蜀和大半个荆州,这就是蜀汉最强势的时期,即使如此还不如最开始的袁绍强大,就这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人才虽多,却没有用武之地,地盘、人口可以吞并的对象都太少,剩下的东吴和曹魏都不是一口能吞下的。
更何况,有关羽张飞这样的能力虽大,缺点也大的将领呢?易地而处,曹操和刘备换个国家,天下三分的局面也会持续一段时间,而最终的胜利者不出内乱依旧是占据天下大半的北方中原势力。
除了地盘和人口的根本原因,曹操势力实际上人才并不比蜀汉差,甚至公允的说,曹操这边没有不听话和坏脾气的武将身居高位。
别看李典、乐进和张辽素来不合,但是老曹就安排他们一起,真正打起仗来,都没人计较,当然这也是老曹防止武将铁板一块割据一方的手段。
夏侯惇屡战屡败,身居高位,但并不瞎指挥,实际上夏侯惇的权利非常大,但夏侯惇有自知之明,后期基本都是遥领职务,干起治田劝桑、巩固地方的事情来。
曹魏的宗族将领也都非常优秀,除了后期的司马懿时代的夏侯玄和曹爽,其他曹仁、曹洪、曹休、曹纯、曹真等等都是可以独挡一面的将才。
曹魏的智囊团就更豪华了,五大谋士每一个都不比诸葛亮、庞统差,即使是预备役的陈群、刘晔、司马懿等人也是不遑多让,曹操本人也是综合能力最强的三国君主,如果不是曹操得意洋洋,赤壁之战听从贾诩的建议,先隔岸观火,还都许昌,暗地训练水师,坐等孙刘内乱,根本不会出现赤壁之战的惨败,荆州不会丢,巴蜀和汉中曹操更容易拿下,刘备更无处容身,孙权鼓掌难鸣,曹操曹丕时期足矣统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