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的是非对错,一两段话讲不全面,只能总结为:想法是好的,方向是对的,但执行起来却太过急于求成。好比北宋这台车的燃油发动机老化了,耗油严重,于是想换一个更先进的电动发动机,但在研发初期,就强行要求这台车维持以前的速度,就是一种违背规律的急功近利。
后世对王安石的评价,长期以否定和批判为主,从南宋朱熹,到明末清初的王夫之,都是在传统儒家思想的基础上,给王安石贴上法家标签,然后做儒法之辩。直到1908年,同为变法改革家的梁启超,编著了人物传记《王荆公》,称其为“三代以下唯一完人”,还把王安石总结为“社会主义学说的先行者”,让人不禁产生一种“王荆公千年穿越”的错觉。
王安石的一首七言诗《登飞来峰》,收录在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是唯一一位出现在七年级课本中的北宋作者。
赵佶终结了父亲和哥哥“短命”的宿命,他在位25年(1125),并且又活了10年,直到1135年才死。因为,他在终结宿命的同时也终结了北宋。
徽宗即位后仍是启用新法,但被他重用的蔡京等人,却打着新法的旗号,无恶不作起来,导致新旧之争更甚。
近几年最成功的一部国产长篇推理小说《清明上河图密码》,就是以徽宗年间为背景。全书第一篇“八子案”,讲的便是因为新旧政见的不合,而导致的朋友相残的故事。
当然,和徽宗朝相关的,最有名的文学作品是《水浒传》,那位逼死林冲娘子的高衙内,义父便是高俅。高俅官居太尉,掌管禁军,类似于宋徽宗的“家臣”,金兵南下侵宋时,陪着徽宗一路逃难的那位。
金庸的名著《射雕英雄传》,也是和徽宗有关。压垮北宋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徽宗的昏招:联金击辽,也就是和一个凶残的,不熟悉的敌人结盟,去攻击另一个熟悉的,已经达成了平衡的敌人。结果便是引狼入室。
靖康元年(1126),金兵兵临城下,徽宗竟以为不当皇帝便能一身轻,于是禅让给了太子赵桓,也就是北宋名义上的第九帝宋钦宗。但就在靖康二年(1127),徽宗钦宗一起被金人掳去,北宋终结,史称“靖康之耻”。《射雕》的两位男主之名,郭靖和杨康,便来自于此。
北宋末代皇帝赵佶,在艺术上的造诣极高,自创了被后人称为“瘦金体”的书法字体,热爱花鸟画而自成“院体”。王士祯的“仁宗皇帝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的下一句,便是“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尔”。
1127年北宋灭亡,朱敦儒46岁,李清照43岁,陈与义37岁,这三人都横跨了北、南两宋。
李清照大家都很熟悉,也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之名,便是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的一句。当然,前面说了,《知否》的背景原型是第五帝英宗年间,那时李清照还没出生。
初中语文收录了李清照的两首词,都在八年级上册,一首是《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写于1130年,也就是南宋第四年,这是李清照的一首另类作品,因为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结合历史来看,便也就不会觉得讶异了。另一首是《如梦令》,但不是知否那首,而是“常记溪亭日暮”。
朱敦儒和陈与义,分别在文坛获得了“词俊”和“诗俊”之名,同属“洛中八俊”。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收录了朱敦儒的《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九年级下册收录了陈与义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两首词都写于南宋初,共同体现了北宋灭亡后,词人们的情思开始转换,忧国忧民之心愈渐浓重。爱国,开始成为南宋时代诗词创作的主旋律。
转载请注明出处:杜衡记 学语文.品中国
王安石变法对北宋的影响,已超越了变法本身,其导致的新旧党之争,纠缠着整个北宋末期。
苏轼就是新旧之争的最著名牺牲品,北宋这个“文人天堂”,竟也诞生了乌台诗案这样的文字狱,可见斗争的激烈程度。
初中语文共收录了苏轼5篇文章,全部创作于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前后。详见《一个你不太了解的苏东坡》。
第七帝:哲宗
关键词:高滔滔、天龙八部
出生人物:陈与义
出场人物:苏轼、秦观
神宗在新旧之争中,于1085年忧郁而逝,年仅38岁,一大摊子事情扔给了年仅10岁的儿子赵煦,就是北宋第七帝宋哲宗。
皇帝年幼,就由祖母高太后临朝听证。高太后全名高滔滔,记起来没?就是《清平乐》里,和仁宗养子,未来的英宗从小一起读书,后来嫁给了他的那位。
高太后掌权后启用了司马光,恢复旧法,直到1093年去世,18岁的哲宗亲政,又重推新法。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书前释名中说:本书故事发生于北宋哲宗元祐、绍圣年间,公元1094年前后。
苏轼在高太后的旧法时期,曾被起复还朝,但在哲宗亲政的第二年,也就是1094年,再次被贬惠州。同期被贬的还有他的学生,“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
秦观是北宋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词风温婉伤感,和柳永一样,善写柔肠百转的男女之情。但被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收录的那首《行香子.树绕村庄》却是个异类,用朴实的语言和轻快的格调,描写了农家风光,与秦观一贯的词风大不相同。
宋哲宗亲政了七年,于1100年,也就是25岁的时候便英年早逝,似乎和他父亲宋神宗是一个宿命,都没扛住新旧之争的熬磨。秦观也是在这一年去世,第二年,苏轼也病逝于再次复任的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