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他的一生可谓十分的传奇,从一个卖草鞋的贫民,最后竟然割据一方成了一代霸主。虽然这样的成就和他性格,运气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先是桃园三结义的时候,认识了好兄弟关羽和张飞,后来又招到了大将诸葛亮,赵云等等。
但性格和运气本就是实力的一种,所以刘备其实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乱世军阀。
通读《三国演义》,我们会发现,刘备一生都以汉皇后裔自居,不管走到哪都是那句“汉景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这可以认为是他对汉室的认同感很强,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他在人为地给自己造势。人心本就复杂,刘备到底怎么想的只有自己清楚。
但是不管刘备是真的遵奉汉室还是有意宣传造势,他这一生都不曾背离过汉室。所以有很多人认为,如果刘备真的能统一天下,一定会继续遵奉汉献帝。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暂且不论刘备自己是怎么想的,先来分析一下这个说法有没有现实基础。
刘备创业之初虽然碰到一个人就要喊一句“吾乃汉景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但事实上他基本上没有因为这句话得过什么便宜。别看后面天下诸侯一口一个“刘皇叔”地叫着,那都是在他有了一定的实力基础以后。也就是古人常说的“花花轿子人人抬”
而刘备能创业成功主要还是有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一众能臣猛将的倾力相助。作为一个成功的乱世军阀,刘备当然能分清主次,所以在他的眼里,所谓的汉室归属感应该是远远没有上述众人来的重要的。
而一旦刘备一统天下,这些人真的会答应刘备让权给汉献帝吗?
答案是绝对不会。关羽张飞等人虽然与刘备情同手足,但他们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莽夫,经历过乱世的他们更加清除“唯名与器不可假人“的道理,所以哪怕是为了保护刘备他们也绝对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诸葛亮就更不用说了,他只是效忠刘备,又不是效忠汉献帝。
所以,刘备让位汉献帝是完全没有现实基础的。
而且,从刘备四个儿子的名字来看,恐怕刘备自己也没有这个想法。刘备的四个儿子分别是:
刘封:刘备义子,性格刚猛,气力过人。随赵云、张飞等扫荡西川,颇有战功,而后又统领孟达攻取上庸,深为刘备信任。但是后来关羽北伐曹魏,多次要求刘封起兵相助,刘封不从。而后又侵凌孟达,迫其降魏。孟达与魏徐晃共袭刘封,并劝刘封投降,刘封不降,又遭部下叛变,败归成都。刘备在诸葛亮的建议下赐死刘封。刘封自裁,刘备深表痛惜。
刘禅:小名阿斗。刘备去世后继位成为蜀汉皇帝。刘禅初为皇帝时,对诸葛亮非常信任,军国大事全权委任于诸葛亮。诸葛亮、蒋琬等贤臣相继去世后,刘禅自身无力把持国政,宦官黄皓开始专权,迫使姜维外出屯田避乱,蜀汉逐渐衰败。
后魏国大举征伐蜀汉,刘禅投降,汉朝灭亡。刘禅举家迁往洛阳,被封为安乐公。刘禅从公元223年登基,至公元263年降魏下台,称帝在位共41年,是在三国时期所有国君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在那种群雄割据、兵连祸结的战乱年头,刘禅安稳地做皇帝归因于诸葛亮的辅佐。
公元234年,诸葛亮死后,刘禅又做了29年的皇帝,蜀汉开始衰败,公元263年蜀汉被曹魏所灭,刘禅投降曹魏,被封为安乐公。
刘永:蜀章武元年刘备派司徒许靖策立刘永为鲁王。蜀建兴八年因与东吴预定灭魏后分疆,鲁在吴地而改封刘永为甘陵王。刘永向来憎恶宦官黄皓,黄皓得宠当权后,向刘禅诬陷刘永,令到刘永十多年都不能朝见刘禅。魏咸熙元年蜀国灭亡,刘永被迁往洛阳,被封为奉车都尉、乡侯。
刘理:建兴八年,刘禅因鲁、梁两地的地理位置在吴国境内,所以改封弟弟鲁王刘永为甘陵王,梁王刘理为安平王。延熙七年,刘理去世,谥号悼王,时年不满三十岁。其子刘胤继承安平王的爵位。
将这四个人的名字连起来就是”封禅永理“,而封禅可是古代的大有为之君才敢做的事,由此可见、刘备的心思可一点也不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