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到河套西出玉门,周穆王巡狩四方内幕是父亲留下的巨大心理阴影

2020-09-02 11:18:26 作者: 北到河套西出

穆天子为何爱出游?

春秋,公元前656年,楚国。

这一年是东周惠王二十一年,鲁国纪年僖公四年。这时已成为春秋强国的楚国早不再是初封丹阳、子男之田五十里的小小蛮夷。其势力范围已经达到河南中部。这一年春天,当时的霸主齐桓公会同鲁国、宋国、陈国、卫国、郑国、许国、曹国等中原诸侯国攻打了楚国的同盟国蔡国。蔡国抵挡不住,诸侯联军入楚,直入楚国陉地,就是今天的漯河郾城以南。

齐相管仲代表诸侯盟主齐桓公质问楚国:当年周昭王南征不返,寡人就是要因此而责问楚国。这都是三百多年前的事了,就是要问责也晚了点。当年周昭王率领军队讨伐荆楚就再也没回来。《周本纪》说是周昭王南巡死在汉水。“南巡”是客气的说辞,其实就是南伐楚国。《周本纪》说昭王之死有忌讳,所以不便宣扬。《竹书纪年》说得更神乎其神一些。据说是昭王南征三年,刚开始涉汉水遇到“大兕”,就是大犀牛。后来又遇到天昏地暗的大地震,周昭王死了,所率领的六师也全部丧失了。

有人认为是周王师在汉水搭起了浮桥,周昭王率军过桥的时候遭到了楚国的袭击,结果浮桥断了,于是发生了惊人的一幕周昭王和随行的卿士祭公都掉到汉水里去了。祭公是祭国国君,是周初周公姬旦儿子的封国,所以祭公也是周公后裔。最后打捞了半天,只把周昭王的尸体打捞上来。

天子丧命于楚地,别说在当时,即使后来历朝历代都起了很多猜测。有的说是江汉边的土著给浮桥动了手脚,有的说是周昭王实际是死于殷商遗族之手……当然,管仲质问楚国,楚国肯定不认,只是说不知道这回事,要不您去汉水边问问。三百多年了,齐国还提这事,可见当时的影响有多么巨大。

可是这事和周穆王有什么关系呢?有很大关系。周昭王就是周穆王的父亲。当时周穆王就在这种父亲远征而死,军队尽丧的情况下继承了王位。很有可能周穆王正是因为这个巨大的阴影,所以才会四方巡狩,安抚蛮夷戎狄和周王朝的关系、缓和矛盾,以维持、延续周王朝的统治。

周穆王四方巡狩都去过哪里?

看看周穆王四方巡狩都去了什么地方:在《穆天子传》这本书的留存文字记录来看,周穆王的出巡主要集中在穆王十二年到穆王十八年的六年之间,这个时段之内一共出巡了四次。第一次在穆王十二年到十三年,这一次是方向向北。从成周洛邑出发,渡黄河北上,北巡犬戎。犬戎的酋长在当河北岸宴请了周穆王。古当河与滹沱河不远。这样融洽的关系让周穆王很高兴。周穆王这次西出雁门关,北至河套地区。因为徐戎侵洛,周穆王不得不赶回去。赵造父驾车,一日千里,让周穆王及时赶回洛邑。

周穆王的第二次出巡是在穆王十四年到十五年。这一次周穆王没走远,只是在中原地区巡狩。这一次周穆王在洧wěi河接受了许国国君的觐见。许国国君称“许男”,地位不高,以“羔礼”觐见,就是献上小羊羔作为觐见之礼。小羊羔是表示谦卑,但是天子命许男以玉帛为礼。随同周穆王出行的公卿有毛国国君。毛国国君叫毛班,与毛班有关的一件非常重要的青铜器就是“班簋”,现藏于首都博物馆。还有一件是台北故宫网红文物毛公鼎,毛公鼎作器者是毛班的子侄一辈。

第三次出游是在穆王十六年,出游范围仍然是在中原。重要的不是去了哪儿,重要的是在这次出巡途中一位重要人物的去世。这个人称“盛姬”。这个人是盛国国君的女儿,被献给周穆王,得到了周穆王的宠爱,但是在这次随同出巡中染病而死。盛国是西周建立之初武王封的,始封君是武王的弟弟,封地在山东,但不能确定精准地址。可能是泰安宁阳县,也可能是济宁汶上县,也可能在范县。范县原来属山东聊城,现在属河南濮阳。这么算下来盛国是姬姓国,与周王室同姓。周代奉行“同姓不婚”,所以周穆王和盛姬的婚姻是不合规矩的。但是这并不妨碍周穆王对盛姬的宠爱,盛姬死了周穆王非常悲痛,为盛姬举行了盛大的葬礼。

周穆王的第四次出行是后来广为人知的与西王母的相会,时间在穆王十七年到十八年。这一次周穆王登昆仑之丘,观黄帝之宫,会西王母于瑶池,大猎于旷原,然后东归,回到洛邑,总计行程两万四千里。作者:沅汰,文化学者,历史作家

主要作品:《龙凤传奇》、《南北乱世之三国霸业》、《高澄传》、《情探泰陵》、《胤禛二十七年》,中国古代《古国迷踪》系列,《博物馆青铜器名称汉字解读》系列、《汉字》字形释义、《青铜铭文里的西周史》、《晋国霸业》、《梦回春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