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突出的时代精神:承认分裂是现实,不承认分裂是结果

2020-10-20 10:22:10 作者: 三国最突出的

刘备称帝的动机并不是分裂国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为的是“祖业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无主”,是担心“汉阼将湮于地”,所以刘备强调自己称帝是“即皇帝位”而不是开国皇帝登基。刘备在成都建立的政权,国号仍然是汉,是要把东汉政权在成都延续下去。

孙权不久也跟曹魏闹翻,双方刀兵相见,孙权无法再用吴王的封号。孙权于是也称帝,建国号为吴,孙权在发布的文告中说“汉氏已绝祀于天,皇帝位虚,郊祀无主”,所以自己才“不得不受”。

刘备和孙权都强调称帝“不得已而为之”,这不能认为只是一种说辞,而的确是当时的政治、军事格局所造就的。所以,当他们称帝后也都不承认鼎立是最终的状态,把统一天下仍然作为奋斗的目标。

考虑到曹魏十分强大,蜀汉和孙吴决定再次联手消灭曹魏。就在孙权称帝的几个月后,蜀汉和孙吴在武昌设坛盟誓,发布盟书誓言“戮力一心,同讨魏贼”,为统一天下不懈努力。

五、三国归晋的历史逻辑

三国后期,吴、蜀经过长期战争的消耗,国力下降很快。曹魏在北方大范围屯田,经济状况相对较好,实现统一的条件逐步具备。

但曹魏迟迟没有实现统一。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叡虽然没有曹操那样的雄才大略,但也不算昏庸无能,他们都有一定的政治抱负,为完成天下统一也进行了许多努力。可惜的是,他们分别只活了40岁和36岁,没有来得及施展更多抱负。

239年,魏明帝曹叡驾崩,年仅8岁的养子曹芳即位,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曹爽是一个“德薄位尊”的人,能力平平,仅因为宗室身份而骤然手握大权。

曹爽身边很快聚集起一帮人,先架空司马懿,再胡作非为,这种局面持续了近10年。在曹爽等人专权期间,曹魏内部失和,政治混乱,国力不断下降,期间也曾出兵伐蜀,但一场大雨就不了了之,反映出曹魏军队战斗力的衰减。

这时天下的格局虽然仍是“一强对二弱”,但强弱之间的差距如果不断减小的话,将会达到一种“恐怖平衡”,意味着谁都无法消灭对方。

司马懿父子利用人们对曹氏的不满,于249年发动高平陵政变,消灭了曹爽集团。司马氏掌权,对北方政权客观上起到了“止损”的作用,实力逐步强大起来,先后消灭了蜀汉和孙吴,使天下重新统一。

司马氏父子发动政变,无论其出于怎样的动机,从结果看是阻止了“恐怖平衡”的出现,加快了统一的步伐,这是三国归晋的历史意义所在。

六、“合久必分”不再是规律

身处分裂的现实,却不承认分裂是最终的结果,人们始终为重新统一而努力,这几乎是历史上那些分裂时期的人们一致追求,汉末三国如此,以后各个分裂阶段也都如此。

中国人选择“大一统”,除了思想理念方面的追求,从自然、文化和宗教、经济、行政管理等角度其实存在着许多内在的机理。

按照《汉书》等史籍的记载,黄帝时期“百里之国万区”,意思是比较大的部落有上万个,到了商代有“方国”3000多个,西周初年的封国最多时有近2000个,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称霸,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从100多个到最后秦国统一。

秦汉以后王朝出现分裂,有“十六国”,还有“五代十国”,但从数量上看,已不再可能出现上百个、甚至上千个政权分立的局面了。

不仅数量如此,从时间上看也有变化:东汉统一的时间是190多年,之后是三国到隋朝的分裂阶段,总时间长达360多年;隋唐统一的时间是320多年,之后是五代十国分裂的50多年;两宋时期出现的辽、夏、金等政权并立,总体时间虽然较长,但它们中间是交错进行的,而且宋朝占据中原地区的时间很长。

有人干脆把三国到南北朝的那一次称为“大分裂”,把五代十国称为“中分裂”,而把两宋时期的这一次称为“小分裂”。两宋“小分裂”后建立的元、明、清三朝,统一的时间则长达640多年。

上述规律可以总结为: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阶段,虽然中国始终在统一与分裂的局面下交错前行,但统一的时间越来越长、分裂的时间越来越短、“裂度”越来越轻。

这说明,每一次分裂过后人们都在进行着反思和改进,“大一统”的思想越来越得到认同。按照这种规律,“分久必合”是一定的,“合久必分”不再成为历史的规律。

正如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在《当中国统治世界》一书中所说的那样:“中国人视国家为监护者、管理者和文明的化身,其职责是保护统一。中国国家的合法性深藏于中国的历史中,这完全不同于西方人眼里的国家。”

参考资料:《三国志》,《后汉书》,《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