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突出的时代精神:承认分裂是现实,不承认分裂是结果

2020-10-20 10:22:10 作者: 三国最突出的

作者:我方团队南门太守

三国是个乱世,但这段历史又特别受到中国人的喜爱。三国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千百年来,人们说三国、议三国、演三国,三国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历史学范畴,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层底色。那么,人们为什么喜欢三国呢?什么是三国最突出的时代精神?

一、曹操的统一大业

184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打开了群雄逐鹿的“潘多拉魔盒”,各路强人纷纷出笼,东汉朝廷的控制力日渐减弱。

189年,汉灵帝刘宏驾崩,董卓趁虚而入,朝局更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出现了韩馥、公孙瓒、袁绍、刘表、刘虞、刘焉、陶谦、孙坚、吕布、刘备等割据势力。

但这些割据势力并不以割据为满足,很快陷入混战,形成以袁绍和袁术为首的两大集团,你打我、我打你,持续混战了10年。

在这场大混战中,曹操一开始并不处于优势,甚至连“第二梯队”都算不上。尽管曹操热情很高,也很努力,但命运似乎对他并不眷顾,先后经历了多次失败,有的堪称惨败。但曹操始终没有放弃,一次次失败后又一次次奇迹般崛起。

199年,曹操生擒吕布,随后又打败了袁术和刘备。与此同时,袁绍也消灭了公孙瓒,北方只剩下袁绍和曹操两大强人。

200年,发生了官渡之战,曹操以弱胜强,战胜了袁绍,并在随后几年里彻底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

按照当时的发展形势,北方的统一是迟早的事,区别在于由谁统一和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实现统一。曹操以其杰出的政治眼光和超凡的军事才能缩短了统一进程,这是曹操对历史的贡献。

二、赤壁之战的功过

北方统一了,南方还有5个军事集团: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江东的孙权、交州的士燮以及暂时依附于刘表的刘备。

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荆州,准备统一江南,进而统一中国,不仅从形式上而且从“内容”上彻底恢复“大一统”的局面。

相比于官渡之战,这一仗对曹操的压力反而较小,从军事部署上看,曹操似乎也更有信心,认为南方的几大集团会被他轻而易举消灭,可谁知偏偏在赤壁打了败仗。

孙权、刘备结成联盟,周瑜、鲁肃、诸葛亮等人具体实施,又一次“以弱胜强”,在赤壁打败了曹操,曹操不得不退回北方,统一天下的进程不得不停顿下来。

有人认为赤壁之战“开了历史的倒车”,原因是,如果曹操没有被打败,就会很快统一天下。有人甚至认为,周瑜、鲁肃、诸葛亮等人是“历史的罪人”。

其实不能这样看,因为现阶段天下有实力的军事集团不止是曹操一个,这个时候仍然处在群雄混战阶段。既然群雄逐鹿,那谁都有统一天下的资格和机会,孙权、刘备抗击曹操,目的不是背叛“大一统”,而是为自己争取“一统”的资格。

大家其实都不反对统一,只是由谁来统一,还需要通过竞争来解决。

三、诸葛亮北伐的动机

赤壁之战后各方势力出现了新的调整,达到了一种暂时均衡的状态,天下陷入鼎力格局。曹操、刘备先后去世,都未能看到天下统一的那一天。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以托孤大臣和蜀汉丞相的双重身份“开府治事”,也就是主持蜀汉的军政事务。在此期间,诸葛亮最大的举措就是先后5次北伐。

对于诸葛亮北伐的动机,历来有不少争议。有人怀疑诸葛亮是出于私心才发动北伐的,因为后主刘禅成年后,按惯例诸葛亮将还政于后主,诸葛亮不想这样做,才发动了北伐。

这种看法忽略了当时的历史环境。后人称刘备建立的政权为“蜀汉”,而在当时其实是“汉”,是东汉政权的延续。刘备以汉室继承者自居,诸葛亮协助刘备制定的国策是“兴复汉室,还与旧都”,坚持的是“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无论刘备还是诸葛亮都认为天下是一个整体,不能偏安于西南,这才是诸葛亮屡次北伐的原因。

站在诸葛亮的角度,如果真有私心,或者为子孙后代荣华富贵考虑,也许偏安才是更好的选择,不一定非要跟强敌“死磕”。但诸葛亮没有这样选择,因为他内心深处始终有“大一统”的家国情怀。

《出师表》是诸葛亮北伐的“宣言书”,这篇700多字的短文深深打动了历代以来的仁人志士。岳飞说“读《出师表》而不泣,则其人必不忠也”,陆游一生多次读《出师表》,每读一次就写下一首诗,留下了“出师一表真名世”“出师一表通今古”“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出师一表千载无”“一表何人继出师”等名句。

人们之所以推崇《出师表》,看中的正是诸葛亮对“大一统”国家的忠诚。

四、刘备和孙权不想搞分裂

220年,魏王曹丕通过禅让方式结束了东汉政权,建立曹魏政权。

对于刘备和孙权来说,立即面临一个现实难题:刘备此时已称汉中王,孙权此时称车骑将军,刘备的爵位和孙权的职务都是建立在东汉政权基础上的,汉朝不存在了,意味着他们的官爵也不存在了,该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理顺未来的关系呢?

针对这个问题,孙权和刘备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孙权的做法是向曹魏称臣,接受曹丕删封的吴王,名义上成为曹魏政权的一部分;刘备则宣布称帝,在成都建立政权。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