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云:“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孔子说君子应该博学强记,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以礼来约束自己。只有这样才能避开离经叛道,只做一个受人尊敬的谦谦君子。
笔者认为,从孔子对“礼”的阐述,可以得知“礼”在先秦时期,已经成为了人们做人、做事,以及与他人相处的标准。“非礼勿”三个字就足以说明,如果不按照“礼”的要求去做,就会远离“礼”的约束,就会成为一个离经叛道的人。
这一点既与春秋时期的道德标准不符,同时也会让自己离君子越来越远。在古代社会中就算是统治者,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君子。更何况是生活在大千世界中的芸芸众生,如果被他人认为不是君子,那么就会在社会中无法立足。
2.“礼者,人道之极也”
战国思想家荀子在《荀子·礼论》中,曾表达了自己对“礼”的理解和推崇。他说:“礼者,人道之极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礼”,才是做人做事的第一要务。如果一个人不知“礼”,那么他的人生将会处于黑暗之中。
西汉礼学家戴圣在《礼记·曲礼》中,写道“故礼之于人也,犹酒之有蘖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礼”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就好像是酒曲对酒一样,酒曲越是厚重那么酒就会越好;礼义厚重并懂得礼仪的人就能成为君子,反之礼义轻薄的人就会变成小人。
笔者认为从春秋战国至汉代,既是古代社会礼仪、礼法、礼教,从蹒跚学步到筋骨强劲的重要时期,而且也是“礼”彻底形成体系,并被统治者利用的重要过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孔子对“礼”的态度,其实就是在极力维护周天子的利益。
三、“礼”对古代政治的影响
1.“三礼”的实质内涵
笔者认为,古代社会中形成的“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可以说是整个中国礼仪体系的契机。尤其是世人认为周公所作《周礼》、《仪礼》,更是古代社会礼仪的源头与根基。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三礼”,不仅是约束世人精神、思想,以及行为的礼仪典范。而且也是奴隶制或封建制统治者,用来统治社会各个阶层的武器。笔者认为在古人的思想意识中,能够让被统治阶级成熟的方法,除了战争之外就是控制思想。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古代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三礼”,其实就是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提倡的“礼”,或者说对“礼”的理解和态度,其实就是为了维护奴隶制贵族统治。
2.孔子思想中的礼教限制
这其实也是孔子思想中“礼”的局限性,因为在孔子的礼仪规范中,出现了贵贱、尊卑、长幼、亲疏等思想。如果从这个角度去分析可以发现,在孔子的思想中“礼”分阶级。只有符合社会地位、家庭身份的“礼”,才是值得提倡的礼教、礼仪。
笔者认为无论是“三礼”, 还是孔圣人提倡的礼仪制度,其根源都是为了维护某一个阶级,或者说维护某一个人的实际利益。虽然从大方向上来讲,是为了维护整个国家的宗教文化,但如果从实质上来讲,却限制了社会中其他阶层的发展。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礼”, 虽然奴隶主或封建统治者,不遗余力的去推广“礼”的影响力,但如果从实质上去看就可以发现,所谓的“礼”其实就是为政治服务的手段。只有大家都按照礼教和礼法的约束去发展,才更加符合统治者的意愿和想法。
四、“五礼”中的礼仪规范
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五礼”应该是古代汉族礼仪统称。也就是说“五礼” 只是一个大纲,在“五礼”之中还有众多繁文缛节。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五礼”形成,其实也可以证明古代社会,或者说古人向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以祭祀之事为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冠婚之事为嘉礼,这五大类型或礼仪模式合称“五礼”。作为古代社会中的道德准则,以及思想、精神、行为的标杆,“五礼”已经广泛深入了社会各个阶层,并且深植于每一个古人的内心之中。
“五礼”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礼仪之邦”的重要支撑。可以负责任的说,如果没有“五礼”,那么礼仪体系就不复存在,“礼仪之邦”的名号也荡然无存。笔者认为从这一点来看“礼”,不仅对古代社会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于每个华夏儿女的精神构建,也都起着无法替代的核心作用。
结 语
法国波拿巴王朝统治者拿破仑,曾说:“世界上最廉价,而且能得到最大收益的一项物质,就是礼节”;《论语·颜渊》中也有:“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笔者认为这两句话其实已经非常完美的,诠释了礼仪对人生价值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礼” 虽然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因为它看不见、摸不到、无色无相。但如果将“礼”教授给每一个人,那么人们的语言、行为、思想,其实就是“礼”的体现和表达。所以笔者认为“礼”对古代社会,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