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对古代社会发展,真的那么重要吗?以“五礼”为核心去探析

2020-10-20 11:23:03 作者: “礼”对古代

从古至今,中国人就活一个“礼”字,在咿呀学语的时候家长就会教导孩子,一定要讲文明、懂礼貌并约束个人行为。从这个角度来看“礼”是一种道德约束,同时也是作为高尚与低劣的重要界限。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管晏列传》中,曾写道:“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意思是了解我的人如果依然对我无礼,那么他还不如一个笼子中的困兽。笔者认为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礼”在古代人心目中的重要性。

战国思想家荀子在《荀子·修身》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这段话讲的是如果人们不懂得礼仪,或者说不遵守礼法约束,那么在社会中就很难有立锥之地;做事情如果不守礼就不可能成功;而一个没有礼法的国家,也一定会处于国无明日的状态中,

早在2000多年前,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了,礼仪、礼法、礼教对人生,以及社会、国家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古代社会中的礼仪约束,其实已经涉及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无论是高高在上的国家统治者,还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百姓,对“礼”都有敬畏之心。

“礼” 作为古代社会中的道德要求,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标准,事实上早在旧石器时代时期,其实就已经出现了最早的礼仪萌芽。只不过人们尚未意识到“礼”的重要性,或者说当时的“礼”仅限于原始宗教仪式。

古代“礼”的发展与应用

古代人对“礼”的崇拜与信奉,不亚于现代社会中的依法治国。虽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礼” 只是一种道德层面上的约束。但如果深挖“礼”的内涵,不难发现它所包含的内容,可以用包罗万象来形容。

精神、思想、行为、道德,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习惯与习俗,其实都要受到“礼”的约束。比如在礼教的束缚之下,“男女授受不亲”就是对人性的限制。战国时期儒家二圣孟轲,曾在《孟子·离娄上》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笔者认为从这句话来看,其实就已经明确规定了,生活在古代社会中的男女,在表达爱慕之情时千万不要,过于直接、露骨或热烈,因为含蓄、委婉才是“礼”的内涵。如果私相授受不仅不合“礼”,而且还会受到古代法律制裁。

事实上古代社会中认同的“礼”,除了传统意义的行为规范之外,其实还是一种境界、责任、教育。“礼”的涵义并不是在“礼”出现之后,就马上显现出来或受到认可。而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过不断改善、创新、完善,还最终形成了约定俗成的礼法。

一、古代社会“礼”的起源

1.古代“礼”的萌芽期

公元前517年,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对日:“是仪也,非礼也”。简子日:“敢问,何谓礼?”,对曰:“吉也闻诸先大夫子产日:‘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从这段文言文中可以得知,“礼”就是约束或束缚老百姓的言行。

如果深入挖掘古代社会中“礼”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但由于当时人们并未形成“礼”的认知,所以这个阶段只能是,有“礼”但却不知“礼。大约在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之后,“礼”的内涵开始丰富起来,原始礼仪也渐具雏形。

此时的“礼”主要表现在丧葬礼仪上,因为当时社会中已经出现了尊卑有序,亦或是男女有别的一系列行为。公元五千年前也就是远古时期,已经出现了公墓的形制。并且人们在安葬逝者的时候,开始遵守长幼尊卑的顺序,这其实就是“礼”的表现。

2.夏商周形成礼仪体系

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5 世纪,是我国古代社会中的夏朝统治时期。当时已经开始从原始社会向组织过渡,夏启做为第一位奴隶制君主,对社会中的礼仪提出了要求。在夏朝时期礼仪已经形成,并且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这也是奴隶制社会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到了殷商时期“礼”的基本建制已经完成。虽然但是并未提出所谓的“三纲五常”,但是君臣、父子、夫妻之礼已经出现。到了周代尤其是春秋时期,“礼”不仅有体系而且还是统治手段。

二、“礼”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现代俗语云:“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君子争礼,小人争嘴”;笔者认为从这两句俗语中,其实就可以觉察到“礼”,在中国社会中的重要性。“礼”作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已经深入骨髓,甚至还将“礼”纳入了君子与小人之争。

君子们争论的都是“礼”,这说明君子处于道德制高点;而小人在恼羞成怒之后则争嘴,相比较于争礼来讲争嘴就显得特别低级。所以笔者认为从古至今,“礼”在广大华夏儿女的心目中,都是一个无法逾越又不可触碰的底线。

1.孔子对“礼”的诠释

事实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礼”就被“百家”形成了体系。尤其是儒家创始人孔子对“礼”,更是做出了既细腻又深刻的诠释。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从视、听、言、动四个方面,阐述了“礼”的重要性。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