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心放
(廉颇)
“将相和”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说的是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随后又陪同赵惠文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之会,有勇有谋使其免受秦王侮辱。
赵惠文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功卓著,蔺相如只凭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说以后见面必定会羞辱他。蔺相如知道后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他相见。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就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细阅有关史籍,笔者管见,并非仅仅是“不服气”这么一回事。“将相和”有着深刻的内涵。
(蔺相如)
(一)政治外交路线有分歧
赵国是东方强国,是战国后期秦国的主要政治军事对手。作为赵国重要军事将领的廉颇,曾经率军攻打过燕国、魏国和齐国,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对秦国的战争仅有长平一战。史评不一,不管说他自知国力不足打的是防御战也好,还是他在消极应战也好,都认为他并不想真正与秦国结仇,应算联秦派。
至于蔺相如,在著名的“完璧归赵”故事中,他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戏弄秦王一番,宁愿以赵国的大量土地和人民作为代价,也要把和氏璧送回赵国,让秦王的愿望落空。从他的众多行为中,不少人认为他的态度是抗秦。
再说他是缪贤舍人的关系。
缪贤和燕王交好,燕国是当时最大的抗秦国,那么作为缪贤和其舍人的蔺相如无疑也是抗秦派了。起初廉颇和蔺相如之间不和,极有可能是相关政治外交路线的不统一引起的。
(二)两人政治生涯都辛酸
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规矩,在战国时代的赵国,一个人取得政治成就的主要标志并不在封将拜相,担任国家的重要军政职务,而是封君命侯,获得贵族爵位。赵国有从严提拔边将的传统,意思就是对担负对外作战任务的将军,其晋升考核严格、程序繁琐。
廉颇出生入死战功卓著,但他用了30年时间才得以封君。“一将成名万骨枯”、“三十年媳妇熬成婆”啊!但相比战功远不如廉颇的乐毅、赵奢、赵括等却早早封君,甚至连国外的降将都能轻易地封君命侯。廉颇远远不如这些人,内心是十分不满意的。
而蔺相如呢?和廉颇算是一根藤上的苦瓜,要说路途比廉颇更为艰难。
他曾是宦官缪贤的舍人(古代的舍人指门客或官称、权贵公子,战国时代专指门客),是通过缪贤的举荐才进入国家政治中心的。蔺相如虽然十分得宠于赵惠文王,但赵国的贵族们还是十分歧视他,可以说至少缺乏同事之间的交往和必要的应酬。
相关政治外交路线的不统一,使廉颇对蔺相如抱有很深的成见,后来蔺相如成了“火箭式”干部,那怨气就自然而然地朝蔺相如发了。政治外交路线上的矛盾摆不上台面公开说,只能拿他靠嘴上功夫升官来说事。武人嘛说话直来直去,说出来的话儿肯定有不少冒犯蔺相如的地方。
但说归说,也并没打算硬是非要整出“过不去”的事来,毕竟蔺相如的官儿是赵惠王封的,真闹出事儿来就是直接打了赵惠文王的脸!
聪明的蔺相如很快就发现,不应当把自己处境相同的廉颇作为对手,而是应当作为盟友,这样才能产生巨大的合力,与赵国的贵族们展开竞争,取得新的政治成就。
廉颇虽是武夫,但不仅仅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之人,征战几十年,有勇有谋之仗打过不少。冷静下来细细思考蔺相如对他的态度,逐步有所感悟。认识到如此胡闹下去有百害而无一利,为了共同的利益和政治需要,结为盟友方为上策。
(三)赵王是个高明操盘手
虽然史籍上没明确记载,但据分析可以得知,“将相和”是一场由赵惠文王主导的改革,是对赵国政治结构的一次全新布局,当务之急的任务是把联秦和抗秦两种政治路线融合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对抗崛起后咄咄逼人的秦国。
赵惠文王清醒地认识到:实现派系间的平衡布局很重要,不管是联秦还是抗秦,都必须要相互制衡,不能让任何一方坐大。过于靠拢秦国,会引起其他国家的猜测和反感;反之竭力抗秦,必然引起秦国的全力反制,不能去干以弱抗强的蠢事。只有融合这两种势力,才可能不得罪任何一方,做到游刃有余处理任何问题。
赵孝成王继位后秦国曾攻打赵国,赵国打算向齐国借兵。在此五年前蔺相如曾带兵攻齐,作为抗秦派的蔺相如主动和齐国言和,由此与齐长期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不言而喻,派蔺相如去借兵最妥当。再比如说“长平之战”,秦强赵弱,赵国如去强攻基本无胜算的机会,此战最佳领军将领非联秦派的廉颇莫属。廉颇的确也是这么办的,去消极应战,用时间换空间,等待时局的变化。
(赵惠文王)
实现“将相和”后,需要红脸上阵红脸就上阵,需要白脸出马白脸就出马。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史籍上没有记载赵惠文王如何做双方工作的事,但笔者可以想像,赵惠文王肯定分别召见对方,苦口婆心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大局出发,讲了实现“将相和”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两个聪明人欣然接受赵惠文王的开导,并配合默契地演了一出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