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迹斑斑的东吴后主孙皓,真有史料记载中那样不堪吗?

2020-10-01 19:29:34 作者: 劣迹斑斑的东

而后孙休虽然成功除掉孙綝,但仍然有权臣干政的迹象。孙休在位期间重用濮阳兴和张布。濮阳兴是孙休在会稽做琅琊王的时候的亲信,张布则是除掉孙綝的最大功臣。这两个人是孙休时期权重最大的人物,也是孙休最为信任的。孙休去世之前,将少子托付给濮阳兴,以濮阳兴为辅政大臣。然而濮阳兴却没有遵循孙休的遗命,听从万彧的建议,拥立孙皓为帝。

孙皓严苛酷刑的政治目的

从上述的内容可以看到,东吴的政局非常畸形。孙亮时期完全没有执政的机会;孙休时期虽然能够亲政,但给予濮阳兴和张布的权柄太大,以至于濮阳兴、张布可以轻易地放弃孙休一系,改立孙和一系的孙皓,而没有什么太大的阻力。东吴长期权臣当道的情况无疑会给孙皓非常深刻的印象,孙皓用严酷的刑罚控制朝臣,树立权威,未免不是对权臣当道的担忧。

比如孙皓在即位初期的时候就处死了自己上位的最大功臣:濮阳兴和张布,目的很有可能就是为了避免二者居功自傲,以及二者长期经营的政治影响力,还可以杀鸡儆猴警告其他臣子。孙皓用酷吏监视群臣,用残酷的刑罚对待群臣,明令禁止臣子直视自己,也明显是震慑群臣、加强对东吴政权控制的举措。

类似的情况在汉末三国时期也是存在的。比如刘备平定益州之后,让诸葛亮、法正、李严、伊籍、刘巴五人制定《蜀科》。法正的意思是用宽法来争取益州人士以及"东州士"的支持,而诸葛亮坚持用严刑峻法,原因就是蜀地长期法律松弛,导致当地豪强不畏其威,不怀其德,需要用严法来矫正。而东吴长期主弱臣强,也需要孙皓利用非常手段肃清风气。

然而孙皓和诸葛亮显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诸葛亮虽然用严法,但是赏罚分明,同时宣扬德教,大力发展国力;而孙皓一味用严酷刑法,程度也甚于诸葛亮,甚至到了黑白颠倒的程度。同时孙皓也远远称不上一个优秀的甚至合格的政治家,在位时期穷奢极侈,大兴土木,迷信谶纬,消耗国力。最后西晋轻易地消灭东吴,孙皓成为东吴的亡国之君,也算是正常的事情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