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元年,监察御史柴谦递上一份奏疏,在奏疏中,他列出雍正帝六大罪状,一时间朝野震动。
皇帝是九五之尊,如果有过错的话,大臣有责任进谏规劝。但像柴谦这样,皇帝才刚即位,就当众细数其六大罪状的,实属罕见。那么柴谦都说了些什么?这些所谓的“罪状”,又是不是真的呢?
罪状一:委遣代祭,殆不敬天
雍正登基之后,曾两次派皇四子弘历去盛京祭祖,而不是亲自前往。另外,即位后多次祭祀典礼,他也是叫兄弟去代劳的。在古代,敬天地、神明、祖宗,都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往往要皇帝亲自去,才能彰显其重视程度。所以雍正常常找别人代替,就让柴谦认为是对天地、神明、祖宗的不敬。
但其实雍正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众所周知,他在即位前,经历了残酷的九子夺嫡。好不容易坐上皇位,还被人质疑是用阴谋“夺位”。虽然他已经着手开始清除政敌,但仍有许多人虎视眈眈。
也就是说,雍正的皇位都还没坐稳,如果他此时离京去主持祭祀,很可能就会为政敌送上一个机会。如果他身处的,是康熙和乾隆两朝的安稳时期,那别说是祭祀,就算出去游山玩水都可以。只可惜雍正一生专注于搞好大清江山,最终因操劳过度去世,几乎连紫禁城都没有出过。
罪状二:不实行赈济,致民不聊生
柴谦见到当时河南、山东一带连年歉收,四处都是饥民,他便认为是雍正不赈灾,才会导致这种情况。但其实柴谦这样说,就有些睁眼说瞎话了,为何这样说呢?
原来就在雍正登基前几日,他就已经颁布过一道谕旨,要求对全国的存米进行统计,下令控制全国米价,并且修缮各地米仓。如此做的目的,就是要解决饥荒。
当时山东有个官员,在没有请示的情况下,就擅自开仓放粮赈灾。雍正知道后,不但没有处置他,还称赞其是个为民的好官。雍正为灾民做了这么多,又怎能说他不实行赈济,致民不聊生呢?
罪状三:遇贝子胤禵无异陌路,不和手足
这一条很好理解,就是说雍正不顾手足之情,对同母兄弟胤禵太过残忍。但都知道,这对同母兄弟,一直以来感情都不太深厚。胤禵手握兵权,屡立战功,还得到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的极力支持,这本身对雍正来说,就是一大威胁了。
更重要的是,在九子夺嫡时期,胤禵并没有支持同母哥哥雍正,而是站在八阿哥胤禩一边。当初雍正将胤禵召回来,后者还不肯向其下跪。此时胤禩走了出来,向胤禵说他应该下跪,结果胤禵就跪了。试问如果这样雍正都不防着胤禵,那他还是一个正常的皇帝吗?
罪状四:轻易谪降,使彼危不自安,其轻辅政
这一条柴谦说雍正对于功臣,是随意贬谪,让这些功臣们终日惶惶不安。他所说的这些功臣,无疑就是指雍正即位后,命总理事务的胤禩、胤祥、马齐和隆科多等人。那么在雍正元年,这些人都是什么待遇呢?是否像柴谦所说,遭到雍正的随意贬谪呢?
首先怡亲王胤祥就不用多说了,他是雍正最信任的人,清朝的铁帽子王。借用雍正对年羹尧说的话来形容,就是他已经实在不知该怎样疼胤祥了。
胤禩是雍正最大的政敌,但是雍正元年,他还被封为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命办理工部事务。马齐是乾隆孝贤纯皇后的伯父,别说在雍正元年,他已经是保和殿大学士,晋太保。就是整个雍正朝,他都深受重用。雍正驾崩后,他才称病引退。
隆科多在九子夺嫡期间,就一心一意支持雍正,由于孝懿仁皇后的关系,雍正甚至直呼隆科多为“舅舅”。雍正元年,隆科多不仅总理事务,还承袭一等公爵位,加授吏部尚书。又与年羹尧一起,被加封为太保。
按照这几人当时的待遇,如果都可以说雍正轻易谪降功臣的话,那才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罪状五:滥行科派,而或勒银十万两、百万两,不知财聚民散
就是说雍正增加百姓赋税,导致百姓压力剧增,长期下去就会民心尽失。但都知道,雍正接手的大清江山,已经出现许多问题,最严重的就是财政问题。康熙时期的连年征战,与康熙末期吏治的腐败,已经导致国库空虚。如果雍正再不想办法解决,那么清朝还能再撑多久?
然而,雍正的真正做法,却不是像柴谦所说,去强行增收百姓赋税。而是设立了追缴欠款的“会考府”,还让自己最信任的弟弟胤祥来掌管。之后,雍正实行了“摊丁入亩”、“官绅纳粮”等等政策,这才渐渐改善了清朝的财政。实际上反而减轻了百姓的负担。罪状六:忆居藩位,非顺心人,即抄没其家,忍心害理
这一条是说,雍正常常凭借自己的喜好,动不动就抄别人的家。可是在柴谦提出这一罪状的时候,雍正根本还没有抄过别人的家。根据记载,雍正二年的时候,江宁织造曹頫惨被抄家,但原因是他“织造款项亏空甚多”,还将家中财物悄悄转移他处。所以雍正抄他家,也是情理之中,并不是所谓的按照心情。
由此可见,柴谦列出的“六大罪状”,几乎都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其中有的虽然是事实,但也没有他说的那样严重。柴谦这样明目张胆细数皇帝没有的罪状,就等于是在抹黑皇帝,光是这一条,就足以判处死罪了。那么他最终结果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