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什么非要除掉韩信等功臣,其中的原因,并非“兔死狗烹”

2020-10-04 01:01:50 作者: 刘邦为什么非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陈胜、吴广首举反抗大旗,引燃燎原之火,被秦灭亡的原山东六国贵族后裔,纷纷跳将出来,扯旗割据。

势头最威猛,实力最强大的,非项氏叔侄莫属。在叔叔项梁死后,年方二十五岁的项羽接过楚军的指挥棒,统领着这支军队四处征战,打压各路诸侯,杀义帝,称霸王。

尽管在灭秦之后,项羽一口气分封了17个诸侯王。诸侯王们立了门户,对项羽却多有不满,都认为自己分到的土地贫瘠狭小。

最会玩阴谋者,是汉王刘邦,进入封地汉中后,火烧栈道,装出一副心满意足,不过问天下事的样子。

然而,没过多久,汉王刘邦便挥师东出,正式与项羽拉开架势,进行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若论战斗值,十个刘邦都不是一个项羽的对手,但若论起“玩计谋,拢人心”,十个项羽都要甘拜下风。

在众多诸侯的反水投靠刘邦,刘邦又对他们加以分封许愿的情况下,齐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等人,协同作战,助刘邦艰难地赢得了“楚汉战争”的胜利。刘邦称帝,创立汉朝。

在创业过程中,刘邦根据斗争的需要,出于战略考虑,分封了八个异姓诸侯王。

汉朝建立后,天下局势逐渐稳定,刘邦寻找种种借口,有意无意地激化与诸侯王的矛盾,陆续着手解决掉七个异姓诸侯国。

被解决的诸侯,可以分为如下四种:

1.原本并无造反之心而被削国、诛杀的,如赵王张耳,梁王彭越;

2.造反原因很模糊的,如燕王臧荼;

3.本无反意,却被迫造反的,如淮南王英布,燕王卢绾;

4.无端获罪,心怀不满,后来有造反心迹的齐王韩信。

刘邦杀戳功臣的举动,历来被后人所诟病,成为开国皇帝中,“兔死狗烹”、无情无义的典型代表。似乎刘邦心眼很小,忘恩负义,用人之时,“推食食人,解衣衣人”,都是一家亲;不用人时,一脚将他们踢开,举起屠刀。

我们对刘邦这么评论,就是没有真正看透他的内心,看透当时的客观形势。

刘邦削异姓六国,并杀异姓诸侯王,主要是中央集权的现实发展,与异姓诸侯王国之间存在着根本无法调和的矛盾。

汉朝创建的战争年代,以及王朝创建之初的时候,对战功显赫、战争胜负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将领进行分封为王,是刘邦为稳定局势,而不得不采取的措施,是暂时性的权宜之计。

他们的存在,实际上与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体制,是格格不入的。

自从秦始皇灭六国,建立统一的王朝后,“一统江山”业已成为时代的主流。曾经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上、权力相对分散的、春秋战国式的政治结构逐步被集权的政治结构所取代。

尽管秦末汉初,裂土称王仍然是许多将领向往的,但这种分权要求与集权的潮流直接相抵触,既然秦朝已然建立过集权的君主制度,作为后来者,汉高祖刘邦自然也会接过这个牌子,高高地挂起来。

在君主专制体制下,自由行权的诸侯王与中央集权无法长期并存,它们之间爆发对抗冲突,便显得再自然不过了。

所以,诛杀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王,不是什么刘邦个人性格的问题,与“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没有多大关系,完全都是由于君主集权制度的需要。

毕竟,作为秦之后的汉朝,不可能走回头路,开历史的倒车。而作为历史上第三位皇帝,第二个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最向往的便是“国无二主”,“君令畅通”,“令行禁止”,“皇权至上”。而卧榻之旁的那些异姓诸侯王,则是他的心腹大患。如果,这个时候,那些异姓王能够主动放弃封地,主动放弃军权,解散军队,也许后果会好一些。

只是,这种假设,永远不会再出现。

来源:精英读史

声明:感谢作者辛苦付出与创作,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版权问题欢迎留言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