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是如何“越来越不值钱”的

2020-11-03 20:31:39 作者: “宰相”是如

内阁大学士也叫中堂。中堂之称,始于宋代,指宰相,原因是宰相在中书省的政事堂办公。明代内阁,中书居东西两房,大学士居中,自然也可以叫“中堂”。何况阁臣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民间当然尊其为“相爷”,甚至称作“相国”,把“入阁”看作“拜相”。至于官场,则称其为“阁老”。前面说过,阁老,原本是唐代中书省资格最老的中书舍人的尊称。明代内阁的任务跟唐代中书省相似,内阁大学士和中书舍人的官阶,也都是正五品。因此,以“阁老”称呼内阁大学土,倒是恰如其分。

内阁制度成熟定型以后,大学士们也有了班次。首席大学士叫首辅,也叫首揆、阁揆。第二名叫次辅,其他则为群辅。内阁鼎盛时期,首辅即首相,权倾朝野,无人胆敢与之争锋,只不过没有宰相名分罢了。嘉靖时的严嵩,万历时的张居正,都是如此。03 内阁制与宰相制

但是,无论首辅权势有多大,内阁制与宰相制,都有天壤之别。

第一,宰相府或政事堂是中央政府,府中有僚属,府下有部委。比如唐代之尚书省,明初之中书省,均统摄六部。内阁却既没有行政机构,也不能直接指挥中央各部门。

第二,宰相位极人臣,阁臣则品级不一。品级最高的华盖殿大学士也只有正五品,最低的竟只有从七品(副县级)。所以阁臣的地位,要看加衔。比如明初名臣杨士奇,官衔为“少傅兵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少傅和尚书都比大学士级别高。

第三,宰相有决策权和执行权,许多事情都可以按照既定方针自作主张,先斩后奏,甚至斩而不奏。明代阁臣却只能“票拟”,也就是在一张小纸条上拟出意见,送皇帝定夺。皇帝看过以后,再正式用朱笔批出,叫“批红”。阁臣票拟的意见,皇帝不接受,或者乱决定,或者不表态(留中),阁臣也没有办法。遇到荒唐皇帝,就连“批红”的事也由太监代劳。结果,真皇帝和真宰相,变成了司礼监宦官。魏忠贤既是如此。明朝的权臣很多,权监更多。

总之,按照宰相制度,主权在君,治权在相,皇帝有国,宰相相国,明代却并非如此。所以,内阁不是政府,阁臣不是宰相。说白了,他们不过是皇帝的“大秘书”。清代的“宰相制度——军机处”01 清代的内阁

第三,宋代还有“超级宰相”,叫“平章军国重事”,位在宰相之上。名臣文彦博、权奸贾似道,都担任过此职。更可笑的是,超级宰相也有正副,副的叫“同平章军国事”,比如哲宗时的司空昌公著就是。

宋代名臣文彦博像03 相权与皇权

宋代的宰相制度如此复杂,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要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削弱的办法是分散,加强的办法是集中。结果,宋代的宰相,权力极小,地位也低。比如唐以前的宰相,见了皇帝是要赐座赐茶的,然后从容应对侃侃而谈,叫“三公坐而论道”。宋的宰相,却只能站着。又比如唐代的政事堂,可以号令四方。政事堂下发的“堂帖”,权威不低于皇帝颁布的“诏敕”。但在宋代,宰相就没有这个权力了。

关于宋朝宰相如何失去“坐而论道”资格的,还有一个小故事。宋太祖赵匡胤有一次召见自己的宰相,这个人叫范质。范质在向宋太祖汇报工作的时候,赵匡胤突然说,我眼神不太好,你手里拿的那份文件我看不清楚,你要不拿过来我看看。范质就老老实实把这份文件送上去,赵匡胤接过文件之后说,你退回去吧;范质就退回去了。可是这范质退回来发现,旁边的小太监已经把座位给撤了,没有座位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瞬间,从此之后,宰相在皇帝面前就已经没有座位了。

到了清朝,就变得更变本加厉,所有的大臣都是在军机处,在皇帝面前跪受笔录,皇帝说什么,你就记下就好了,没有你说话的份了。所以到了清朝,已经基本没有什么相权了,所以清朝很难出现所谓的权臣。

元代的宰相制度01 中书省

宋代政事堂名为三省,实际上令出中书,尚书、门下徒有虚名。因此,到了元,干脆废除尚书、门下两省,只留中书,下辖六部。于是,尚书、中书、门下的“三省制”,就变成了只有中书省的“一省制”。元代中书既由三省合并而来,自然位高权重、机构庞大。最高长官中书令,例由皇太子兼任,不过虚领其衔。次为右丞相、左丞相,各一人,正一品,为实任宰相。右左丞相之下,是平章政事,从一品,为丞相之副。其下。是右丞、左丞各一员。正二品;参政二员。从二品。他们之下。オ是六部尚书。正三品;待郎。正四品。由此可见中书省之贵重。02 何谓省、院、台

三省虽然变成了一省。三分相权的思路并没有变。只不过是废除三司,代之以御史台,即中书、枢密、御史,一省、一院、一台,共同构成宰相机关的三大并列机构。

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御史台是最高监察机关,枢密院则是最高军事机关,其长官和次官的官名与宋代相同。总体上说,元代的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就相当于汉代的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府,只不过不再“开府”。因此,不是“府”,而是省、院、台。综上所述,汉、唐、宋、元,相权都是“一分为三”。汉代是行政、军事、监察“三权分列”,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隋唐是“三省分权”,中书管决策,门下管审核,尚书管执行。宋代则是行政、军政、财政“三足鼎立”,中书省管行政,枢密院管军政,三司管财政。到了元代,又回到汉,仍然是行政、军事、监察“三权分列”。03 元代宰相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