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般附郭县才和府同名,为何有些同名的府县却没在一个城里

2020-11-07 00:01:31 作者: 清朝,一般附

清朝,中央以下的地方行政管理方式,是采取的省、府(直隶州)、县(散州)三级结构,即省和县之间还有一级府或者直隶州的级别,这其实是和今天省、地级市、县三级结构差不多的形式。今天地级市政府并不直接管理基层事务,而是通过下辖的县以及地级市驻地的区来管理乡镇、街道。在清朝时也是这样,府一级也是通过县以及府治所在的附郭县来管理县级及以下事务的。

有三个附郭县的苏州府城

一个府往往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附郭县,一般来说经济不算发达、人口较少的地方府治有一个附郭县,而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地方则有多个附郭县,比如江苏省苏州府城就有吴县、长洲、元和三个附郭县,而旁边的常州府则有武进、阳湖两个附郭县,直隶的大名府也有元城、大名两个附郭县。

从上面来看,府治所在的附郭县名字也并不一定和府名一致,反而是和府名不一样占大多数,附郭县和府名用同一个名字的倒是少数,比如上面所说的大名府附郭县大名县,以及没有谈到的江苏省江宁府附郭县江宁县等等。

本文要说的是另外一种形式,就是一个府有和府名一样的县,但是这个县治所却不是附郭县,而在另外一个地方。这种形式是极为罕见的,在清朝时也仅有4、5例的样子。

武昌府所辖范围位于今天的湖北省,其源自于元朝的武昌路,明初朱元璋改武昌路为武昌府,清承明制,武昌府保存至清末,府治在今天武汉市武昌区,其附郭县为江夏县。清初辖:江夏县、武昌县、嘉鱼县、蒲圻县、咸宁县、崇阳县、通城县、兴国州、大冶县、通山县。

武昌府和武昌县

上个世纪60年代末的武昌城图

清朝武昌县治图,今鄂州市老城

武昌县的历史比武昌府要早得多,位于距武汉市直线距离约60公里的鄂州市。初为鄂县,三国魏黄初二年 (221年)吴孙权改为武昌县,为武昌郡治。黄龙元年(229年)夏,孙权在曾在武昌县“南郊即皇帝位”,九月迁都建康,孙皓时又把都城置于此。隋属江夏郡。唐属鄂州。南宋嘉定五年(1212年)为武昌军治,元属武昌路。明、清属武昌府。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存县,武昌府被废,附郭县江夏县改为武昌县,而原武昌县却因为重名改为寿昌县,至此沿用1692年的“武昌”二字,被江夏所取代。次年(1914年),因“寿昌”一名与浙江省一县同名,寿昌县改名为鄂城县

广平府所辖范围位于今天河北省,治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广府镇,源自元代的广平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为广平府。明代辖九县,永年县(附郭)、曲周县、肥乡县、鸡泽县、邯郸县、成安县、广平县、威县、清河县;清朝雍正年间因滏水上游争水之故,将原属于河南彰德府的磁州划到广平府,至清末广平府辖九县一州。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留县,广平府被撤销。

广平府和广平县

广平府城图

民国广平县城图

广平县城距离广平府治的直线距离有30多公里,今天为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其设立时间早于广平府时间,金大定七年(1167年)析魏县北部置广平县,属河北西路洺州。元属广平路,明、清属广平府。

太原府所辖范围位于今天山西省,治所在今天的山西省太原市。唐开元十一年(723年)升并州置太原府,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降为并州,嘉祐四年(1059年)复为太原府,蒙古太祖十三年(218年)改为太原路,明、清为太原府,附郭县为阳曲县,清末时领1州:岢岚州,10县:阳曲、太原、榆次、太谷、祁县、徐沟、交城、文水、岚县、兴县。1912年废。

太原府和太原县

太原县城图

太原县全域图

太原县县城距太原府治直线距离约20公里左右,今为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太原县是在隋开皇十年(590年)改晋阳县置,属并州。大业初为太原郡治。唐、五代为太原府、河东节度使治所。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改置平晋县。明洪武八年(1375年)复改为太原县,明清属太原府。1914年为避免太原府废府改为太原县重名,而把原太原县改为了晋源县。

和上面所说的三组府、县不同的是,保定府和保定县虽然直线距离仅不到100公里,但是两者却处于不同的府。

保定府所辖区域在今天河北省内,府治在今天河北省保定市区,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元朝的保定路置,明清均为保定府,附郭县为清苑县,清末领2州:祁州、安州,14县:清苑、满城、安肃、定兴、新城、唐县、博野、望都、容城、完县、蠡县、雄县、束鹿、高阳县。1913年废。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