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锦大战决战初,明军士气尚还高涨,为何没多久却军心大乱?

2020-11-07 08:12:13 作者: 松锦大战决战

作为明清交替之际的最后一场关键性战役,松锦大战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经此一役,明军惨败,且几乎精锐尽丧,再也没有能力组织起有效的兵力对抗清朝,山海关外更是只剩下了宁远一座孤城。

但这次战役之所以能在历史上这么出名,并不仅仅只是因为其在明清战争史上的重要意义。而是因为在这场战争期间,出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状况。

就好比明军在这场战役中输出的总兵力,按理说明朝当时内忧外患都十分严重,调兵的话怎么也得考虑下实际状况,合理分兵才对吧?

但事实却是明朝廷合宣府、大同、山海关、宁远、前屯卫等八镇之力,几乎将所有的精锐兵力都调到了山海关外,形成了一股总兵力近13万,军马近四万匹的强大战力。

当然,这里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当时清军已经开始了对锦州的围攻战,一旦失败,明朝廷将只剩下山海关这最后一道门户,实打实的破釜沉舟之战,不能不急。

可就在这种情况之下,明明一直到松锦大战的决战初期,明军士气都还很高涨,作战凶猛,而且在兵力上还有着不小的优势。

就像史书所记载的,“此战扑面对斫,虽未能却虏,原系实实血战,......各镇攻山步卒从下仰攻,最难着力,马兵据战尤猛。”

然而决战开始后没几天,局势就开始了逆转,反而被没有兵力优势的清军给围了个严丝合缝,军心大乱,直接导致了松锦大战最后的失败。

而且在这场为期两年的战争中,明军那总计55780余人的伤亡数据,绝大多数都是阵亡在这持续时间不长的决战期间。

那么也就带来一个问题,决战初期尚还高涨的明军士气,为何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就急转直下,导致松锦大战最后以明军惨败而告终呢?

明军的后援

可能很多人觉得这是不是史官的夸张描写呀,毕竟当时锦州已经被围近3年了,战局对明军十分不利。

而且在1640年冬,洪承畴其实还和多尔衮在松山一带打过一仗,结果显然是以失败而告终的。

那么既然失败了,这高涨的士气又从何而来?更别提当时明朝政治腐败,财政危机明显,辽东缺饷的问题更是十分严重了。

可事实上,史书所记录的松锦大战决战初期,跟明军士气高涨相关的事迹确实不假。

因为在1640年冬的那次明清交火之时,明军的兵力其实并没有后来记录的十三万这么多。

在当时,虽然洪承畴已经成了蓟辽总督,可其实麾下兵力只有洪承畴自己的陕西兵、以及宁远、山海关两镇合计近5万余人,与清军在松山驻扎的总兵力基本对等。

而且当时虽说是以明军失败而告终,但其实也只是未能实现战略目的,在损失上基本与清军旗鼓相当。

至于八镇合并的近十三万总兵力,那其实是在1641年三月,清军攻占了锦州外城以后才发生的事情了。

显而易见,明朝当时虽然有着严重的财政问题,但在这事关明朝存亡的关键性战事上,其实还是下了本钱的,战斗力并不弱。

那么在松锦大战决战初期,伴随着宣府、大同、密云、蓟州、玉田等几大防御重镇的援军加入,有着相对较大兵力优势的明军,士气能不高涨吗?

皇太极的焦虑

再者,在1641年洪承畴率军发起决战后,本来还在盛京忙着建朝大事的皇太极。

一听到明军援军赶到的消息,当即就披甲上马,一路急行,“鼻衄不止”,不顾自己身上的也重病以及脸上时不时流出的鼻血也要昼夜兼程亲自率军支援。

这样的事件也同样足以表明皇太极当时也是真的着急了。

因为对于皇太极而言,他当时也是出动了清朝所能出动的全部兵力,换言之,对于双方而言,这场战役都可以称得上是破釜沉舟之战,是没有退路的。

可决战刚刚开始,伴随着前线传来的“清人兵马,死伤甚多”甚至濒临崩溃的消息,又怎么可能不急。

同时也侧面证明了松锦大战决战初期,清朝确实是处于下风的,那么明军士气高涨自然也无可厚非。

可问题是这种种迹象都表明明军当时显然没有失败的理由呀,那为何仅几天的功夫战局就出现了翻天覆地的扭转,原本处于优势的明军反而军心大乱了呢?

明军军心大乱的实质

这其实还要从明军当时的指挥官身上开始说起,虽说当时的蓟辽总督依旧是洪承畴,可实质上能够影响到松锦大战明军指挥体系的却不是洪承畴。

而是一个“原属刑曹,本不知兵”的辽东监军“张若麒”

正如史书所说,张若麒在当然俨然一副“挟兵曹之势,收督臣之权,纵心指挥。但知有张兵部,不知有洪总督”的模样。

继而在1641年锦州外城失陷以后,并不怎么懂用兵之术的张若麒当时就急了,以至于忽略了洪承畴那且战且守、步步为营的稳妥战术。

反而选择了集中兵力解救锦州这一条路,故而在明朝廷的不断催战之下,洪承畴不得已只能提前发起决战。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