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统一战争中,曹彬惜败于辽承天太后,仍是当之无愧的良将第一

2020-11-08 16:27:31 作者: 北宋统一战争

北宋初年的统一战争,结束了中原五代十国的大分裂时期,而曹彬作为北宋开国名将,在这场统一战争中有着极其卓越的贡献,《宋史》里记载曹彬是“良将第一”,而他也确实无愧于这个称号。

时代背景

在北宋还没有统一之前,分裂局面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各大势力割据一方,都想自己来当这个天子。内部军阀之间混战,给了北方契丹最好的发展时期,因为没人限制,契丹势力在四处劫掠之下变得愈加强大。

在这一段时期里,发生了不少兄弟父子相互残杀的悲剧,中原内部混战、加上外族入侵,给无数百姓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灾难,人们在被逼之下参与起义,只为了给自己谋一条活路。

而后周世宗柴荣,则是这一段时期的代表人物,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为完成统一而作准备。然而就在他进取幽州的关键时刻,柴荣却离奇去世,这一场轰轰烈烈的统一事业宣告落幕。

后周新帝只有7岁,国家上下对其都很怀疑,于是众人便簇拥着赵匡胤发动了“陈桥事变”,夺取后周建立宋朝,在谋士赵普的帮助下,确定了“先南后北”的统一政策,而曹彬正是因完成了这份统一事业而名垂青史。

宅心仁厚

后蜀国力不强却资源丰富,为此北宋才想要先打下这一块资源地,作为日后统一战争的物资来源,这一次出征的大将是王全斌,曹彬作为都监随行,两人兵分两路从南北两个方向进攻后蜀。

在北宋两面夹击的强大攻势之下,很快后蜀军队就土崩瓦解,而后蜀的国君也只好无奈投降。但是王全斌却纵容手下烧杀劫掠,引起了蜀中人的强烈不满,虽然曹彬出言制止,但王全斌依旧我行我素。

甚至王全斌为了避免后蜀偷袭他们,更是将那些投降的两千七百名蜀兵诱导到城中,将他们全部杀害。这一行为让后蜀百姓心中的怨恨更加深重,于是后蜀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直接消耗了北宋大量有生力量。

幸亏曹彬赶到后安抚百姓,不然又是一场灾难发生。在军队返回朝廷之后,王全斌这些人所犯罪过本应一律斩首,但宋太祖宅心仁厚,仅仅只罚他们个降职留用。

曹彬则因功被授予义成军节度使,看起来这一次曹彬没有发挥多大作用,但却在宋太祖眼中留下了一个好印象,这一点对日后发展至关重要。

剿灭南唐

南唐是北宋南征计划最为关键的一点,如果能够剿灭成功,便相当于完成了统一计划的雏形。如果这次失败,前功尽弃不说,宋朝到时候就可能面临着多个方向的连续打击,统一全国也就无从谈起。

所以这一次,宋太祖赵匡胤便让曹彬来担任南征军主帅。有了上一次后蜀的教训,在军队临出征前,赵匡胤特别赐给曹彬一把宝剑说:“副将以下,不同命者斩之。”拥有先斩后奏的能力。

而曹彬没有辜负赵匡胤的期望,当月第一次同南唐交战就传来捷报,攻破峡口寨,歼灭南唐军队八百人。随即曹彬继续深入,池州守将望风而逃,接着曹彬造浮桥横跨大江奇袭白鹭洲南唐军队。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曹彬率领的北宋军队如同一只下山猛虎,大小数十次战斗未有一败,直接包围南唐都城金陵。南唐国主李煜看不清局势,此刻还抱有一丝幻想,希望能同北宋暂时和谈停战。

赵匡胤自然是不同意李煜的想法,李煜命军队于夜晚偷袭殊死一搏。但曹彬早就猜到此事,提前挖好沟渠,率军依托地势进行抵抗,南唐军遭遇惨败。随即曹彬整顿军队进行反攻,不久便攻陷了金陵城,南唐国主李煜投降。

北伐失败

南唐投降之后,北宋接下来的目标便是北方的契丹辽朝,原先在灭掉北汉之后,宋太祖不忍汉人生活在契丹统治之下,于是不顾军队此时疲惫不堪强行再战,以至于遭遇惨败,死者“不可胜计”。

在宋太祖得知契丹新主年幼,此时由母后专权时,于是便准备再次北伐契丹辽朝,并亲自定下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但是宋太祖不知道,现在专权的契丹太后可不是一般女子,她就是承天太后萧绰萧燕燕,辽朝在她的统治下进入了最为鼎盛的一段时期。

一开始时宋军兵分三路势如破竹,连连取得胜利,但在萧绰接手指挥战斗后,形势就发生了大逆转。一方面是萧绰确实能力不凡,另一方面是宋军贪功冒进,尽管曹彬已经下令制止,最终也没能阻拦住人的贪心。

宋军一败再败,此时人困马乏、士气低落,只能被迫退走,这一场北伐战争以失败告终。曹彬把一生都献于了北宋统一事业,数次立得奇功,若不是军队中那些不听指挥的害群之马,收复幽州也不无可能,是当之无愧的北宋“良将第一”。

参考文献:

《曹武惠王彬行状》

《宋朝第一良将曹彬》

《曹彬在北宋统一战争中的作用》

-作者-

百川,愿作一介撰史人,笔尽中华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