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万对决20万,差距如此之大,陈友谅为何还是没打过朱元璋?

2020-11-08 18:26:50 作者: 60万对决2

同样是面对那张金缕床的问题,在陈友谅死后,江西行省的官员便将陈友谅之前打造的那张金缕床缴获献给朱元璋,而朱元璋见了不但没有心生欢喜,反而感叹道:“这张床与孟昶的七宝便壶有什么不同呢?”非但没给自己留用,还让官员将这张床熔化掉以充军需。

朱元璋要熔掉陈友谅的金床

由此可见,在财宝面前,陈友谅志在贪珍夺奇,整个奢靡的个人享乐主义者之风,而朱元璋则志在天下,更愿意与将士同甘共苦共成大业,仅这一点,我们也基本可以预见,陈友谅遇到朱元璋,最终吃败并不惊奇!虽然,两人当时都是名头响当当的农民起义军领袖风云人物。

“杀降”一直以来为兵家“俘获人心”之大忌,特别是想在“群雄逐鹿”的局势下最终胜出而为天下王者,而陈友谅却刚好犯了这一忌讳。

在“鄱阳湖之战”的对决中,当在两军相持3天。陈军屡战屡败的情况下,陈友谅表现出了气急败坏,破罐子破摔的情绪,他于气恼中,下令将抓到的俘虏全部斩杀以泄愤,这使得朱元璋的士兵在打起仗来更加具备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因为投降必定死路一条,不投降不一定死,就算死也还可以留得忠勇的名号。

而此时,朱元璋刚好采取了与陈友谅相反的“优待”战俘策略,他不但不杀俘虏,而且将抓到的俘虏全部返还,并悼念死者,治疗伤者……正因为朱元璋采取了与陈友谅截然相反的对待战俘策略,这使得陈友谅方军心大为瓦解,从而彻底失去了反败为胜的可能。

在此后大约1个月的时间,陈友谅军不利的形势,再加上低落的士气,终于耗不过朱元璋计穷力竭而败亡。

自古胜败乃兵家常势,一生从未尝过败绩的英雄豪杰更是犹如凤毛麟角。而在对待胜败问题上,陈友谅心态有个很大的弊端,他在对待胜败的问题上并不淡定,不是大喜过望,就是大怒不可遏制。

行军打仗,陈友谅一旦胜了,几乎有种不可一世的心态,从他天下并未获得大定,在1359年,刚刚挟持了徐寿辉就迁都江州(今江西九江),早早给自己立了个汉王,而后又在次年的1360年,刚杀掉徐寿辉就迫不及待地宣布登基称帝,自立大汉皇帝,改元大义……这些浮躁之举,足以看出陈友谅心态的轻浮,以及丝毫不分析当前形势,在各路英豪尚存的复杂情形下就早早登基做起皇帝梦的“志骄”。

陈友谅登基称帝

另外,在后来,陈友谅又在“鄱阳湖之战”战事出现对自己不利的情况时,陈友谅不但不稳定心态,和大伙更加团结一致从长计议,反而是暴跳如雷大发雷霆,连杀降战俘的损招都用上了,足见他“胜则骄,败则馁”的轻浮心理有多重。

相比朱元璋,在对待战争“胜负”这一问题上,确实是做到了“胜不骄,败不馁”的稳扎稳打打法。

在起义早期,朱元璋早早就虚心采纳了谋士朱升给他建议的得天下九字箴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尤其是朱元璋在对待称帝问题上,则是在灭掉陈友谅、张士诚,以及方国珍投降,江南各个敌对势力被一一击破,得到统一,且北方,又命徐达、常遇春将元蒙残余势力赶出很远的情况下,朱元璋这才慢条斯理地筹划登基称帝事宜的。也就是说,朱元璋登基称帝是选择在了风险缩小,水到渠成的时刻。当然,在面对自己优势不如敌方问题上,通过朱元璋以20万军队毫不怯战地敢于和陈友谅60万大军展开斗智斗勇的较量上,便可看出朱元璋在自己实力尚处劣势下的果敢、智慧与担当。

朱元璋鼓舞将帅士气

上兵伐谋没错,人格魅力更加不容忽视,由以上二者在人格差异上的四点对比,我们不难看出为何拥兵60万之多的陈友谅,会在“鄱阳湖之战”败给仅有20万人马的朱元璋,它的发生,这一切都是丝毫不意外的。